农民工未来归宿的个人意愿调查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民工未来归宿意愿的调查分析
农民工对未来归宿的意愿和倾向,可以折射和反映出他们的思想状况、生存状况,以及相关政策制度运行的效果,对于科学解读农民工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状况分析
调查是山西省总工会在2005年10至11月间,在太原市矿山采掘、建筑、餐饮和机械制造加工行业等约3万名农民工中进行的。调查运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抽取的比例为1.5%,抽取的农民工总数为450名。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还与其中的部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访谈,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4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2%。对本次调查的主题,即农民工未来归宿意愿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主要是通过问卷所列的“长期留在城市”、“终归要回老家”、“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看情况”和“没有考虑此事”等五个选项来进行。
(一)从总体上看,被调查农民工对未来归宿仍处于不确定状态者居多;仅满足于“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的季节性流动生活、没有加入城市社会强烈愿望和明确打算者占大多数。
其中,回答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84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9.00%;回答“终归要回老家”的67人,占15.16%;回答“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的30人,占6.79%;回答“看情况”的126人,占28.51%;回答“没有考虑此事”的117人,占26.47%;未回答者18人,占4.07%。回答此问题的农民工总数为442名。
(二)从不同年龄段农民工的今后打算情况看,以45岁为界,越是年轻,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所占比例越大,打算“终归要回老家”的所占比例越小;越是年老,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所占比例越小,打算“终归要回老家”的所占比例越大。
具体为,明确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在 45及以下至16岁的农民工中为19.01%,在15岁及以下的农民工中为40.00%,明显呈递增之势;反之,在 46至59 岁的农民工中这一比例为28.00%,在60岁及以上的农民工中为20.00%,明显呈递减之势。认为“终归要回老家”者,15岁及以下的农民工中中没有人表态,比例为零;16至45岁的农民工中为14.10%,46至59岁的农民工中为32.00%,60岁及以上的为50.00%,明显与以上明确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的比例状况呈相反的状态。也就是说,越是年龄大,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比例越是小,认为终归要回老家者的比例越是大。反之,越是年轻,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的比例越是大,打算终归要回老家的比例越是小。而且,其他的,如认识处于不确定状态、态度不是很明朗和对今后归宿没有明确打算者的比例也是呈这样的状况。即在45岁以下的青壮年中,“看情况”、“没有考虑此事”和 “就这样长期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者的比例,合计约占他们这个年龄段的66.84%,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61.00%以上。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中,这两个比例则分别为37.14%、3.07%。
(三)从不同性别农民工的今后打算情况看,男性农民工中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女性,而且对未来归宿的态度较为明朗;女性农民工中打算“终归回要老家”者的比例则大大低于男性,而且对未来归宿处于不确定状态者居多。
具体为,男性农民工,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占18.66%,“终归要回老家”的占20.15%,“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的占9.70%,而“看情况”、“没有考虑此事”的则合计占51.59%;女性农民工,打算“长期留在城市”的占21.79%,“终归要回老家”的占8.33%,“就这样往返于城市和老家之间”的占2.56%,而“看情况”、“没有考虑此事”的合计占67.31%。
(四)从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的今后打算情况看,文化程度越高者越倾向于“长期留在城市”,文化程度越低者则越倾向于“终归要回老家”。
仅以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60 %以上的初中文化程度者为界分析。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打算“长期留在城市”和“终归要回老家”的比例分别为52.83%、67.60%;而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这两个比例则分别为60.59%,30.24%,明显呈相反的状态。 (五)从不同就业类别农民工今后打算的相对情况看,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在已小有成就、成为企业老板者的农民工中所占比例较大;打算“终归要回老家”者,在已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工中所占比例较大。
具体为,打算“长期留在城市”者,在已成为企业老板者中的比例为69.23%;个体经营者次之,比例为29.79%。而占大多数的普通打工者,所占比例却最小,为16.32%。打算“终归要回老家”者,个体经营者所占比例为25.53%;其次是普通打工者,为13.95%;第三才是已成为企业老板者,为7.69%。 (六)从不同行业农民工的今后打算情况看,餐饮业农民工中,打算“长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