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doc

发布:2016-10-10约7.1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 报 表 项 目 名 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项目主持人: 凌 永 发 学 校 名 称:__ 云 南 民 族 大 学 ____ 申 请 年 度: 2012年 ___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制 一、基本情况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本科 □高职高专 申请省教育厅经费 4 万元 配套 经费 学校 1万元 起止 年月 2012年6月至 2014年12月 (从申报年份开始计算) 其他 1万元 项 目 主 持 人 姓 名 凌永发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年12月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博士/中国 近三年教学工作简历 时 间 课 程 名 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 在 单 位 09-10学年上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08级电气自动化 60 电信学院 09-10学年下 电路 09级各专业 72 电信学院 10-11学年上 线性代数 09级各专业 54 电信学院 11-11学年上 矩阵论 10级研究生 54 电信学院 11-12学年下 电路 10级各专业 72 电信学院 11-12学年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11级各专业 24 电信学院 教学 改革 研究 和 科学 研究 工作 简况 时 间 项目名称(校、省、国家级项目) 概况(在研、结题、获奖) 2005年 全日制本科弹性学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参与,完成 2005年 第七届校青年教师技能竞赛 二等奖 2005年 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与,完成 2008年 电气控制与PLC控制重点课程 主持,完成 2010年 电路校级精品课程 参与,在研 2011年 电路省级精品课程 参与,在研 2011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专业 主持,在研 2011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主持,在研 项目 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负责人∨ 总人数 高级职称 人数 中级职称 人数 初级职称 人数 博士 硕 士 学士 5 2 0 3 4 0 姓 名 出生年月 专 业 技术职务 工 作 单 位 项目中的分工 签 名 徐天奇 1978.12 副教授 电信学院 方案设计 廖 清 1983.01 讲师 电信学院 方案设计 陈芳芳 1973.12 高工 电信学院 工程设计 杨 敏 1966.07 教授 教务处 质量监控 杨光永 1971.05 副教授 电信学院 实践设计 沈 勇 1966.05 副教授 电信学院 工程设计 高雅莉 1975.03 讲师 电信学院 质量监控 二、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字内) (1)我国工科专业学生的比例约占1/3,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超过100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但人均产值很低,在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中与人才有关的指标排名落后,反映出我国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匮乏。 (2)云南省电力行业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技术引进、吸收、改造、提高与创新成为我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工程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则是现代工程的本质属性。培养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能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研究与建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 (3)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 (4)虽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用,但受多种因素限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未实现真正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还相对还是比较严重;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还较低。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就业能力趋于弱化。 (5)人才培养未能及时跟进大众化教育需求,在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方面还未明确;能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分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2.本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不超过5条,300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