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电大行政管理《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按字母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填空题
B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 公正 ,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C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原则 。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 国家 与 社会 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 的政治行为。
D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
79、 第三条道路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93、 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F
22、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人民主权 学说。
24、 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 公共利益 。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 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
40、 分权制衡 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G
21、 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人民 、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和复合制。
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统治 。
70、根据 分权制衡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3、 个人主义 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 意识形态 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J
23、经验事实表明, 权力 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 福利化 三个阶段。
88、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100、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 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K
53、 宽容 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L
11、 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4、 伦理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M
2、马克思主义认为, 国家权力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和 意思形态 三大结构。
12、 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 兼爱 、“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 传统型权威 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 民主党 和共和党所把持。
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 宽容精神 和个人独立。
96、 民主化 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Q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分权原则 。
R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 仁政 ,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霸道 。
S
58、 善治 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W
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 民主权力 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X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 理性经济 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0、 行为主义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56、 宪政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 人民权利 的思想。
74、现代社会科学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