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第B0 版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
发行日期
页 次
第 PAGE 1页 共4页
1 目的
通过对产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作出规定,以满足本公司及
顾客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物料,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在制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以及产品交付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市场部负责外购件、外协件的标识、搬运、贮存、码放和防护管理;
3.2 市场部负责成品的标识、搬运、贮存、码放和防护管理
3.3 制造工程部负责在制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管理;负责制定成品装运标准和包装规范;
3.4管理部:负责并对进货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4定义(无)
5作业流程图(见附件)
6 作业程序
6.1 标识
外购件、外协件、在制品、成品的标识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6.2 搬运
6.2.1 物料进厂搬运
物料进厂后不得随意堆放,要采用专用工具或车辆合理搬运,防止材料磕碰受损,入库后定置码放整齐。
6.2.2 生产现场物料搬运
在生产现场,物料搬运应注意摆放平稳,不得挤压倾斜、倒置、避免零部件、在制品损坏。
6.2.3 成品的搬运
6.2.3.1 装车时,不得超高、超宽、超载;装卸车时,要轻拿轻放,禁止抛
投;
6.2.3.2 运输时,应注意安全行驶,避免紧急刹车、蛇行急转弯等动作,防
止机械损坏及物品掉落,不许与其它物品混装,应注意防火、防潮;
6.2.3.3 若委托外单位运输时,由市场部与运输单位签订运输协议,确保运输安全和产品准时交付。
6.2.4 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检验、测试状态标识,防止产品错运。
6.3 贮存和防护
6.3.1 采购物料的贮存和防护
6.3.1.1 采购物料入库后,要离地定置摆放,并加以标识,能明确区分厂家、零件件号、零件名称、批次等,并且要有防锈、防火、防潮等防护措施;
6.3.1.2生产材料、低值易耗品领用时,由领用者填写“领料单”经部门主管审批后交到仓库,仓库保管员核对无误后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
6.3.1.3生产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所有物料的进出库,应逐笔登记在帐上,每季度进行盘点,确保“帐、卡、物”相符。
6.3.2 零部件的贮存和防护
零部件应按类别、规格分类,定置码放,加以标识,并做到防锈、防潮、防混等;
6.3.3 成品的贮存和防护
6.3.3.1 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制造工程部持 “产品入库单”送成品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6.3.3.2 仓库管理员核对成品规格、数量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入库后加以标识;
6.3.3.3 成品的进出库,应逐笔登记到帐上,并保证“帐、卡、物”相符。
6.3.4 贮存和防护管理
6.3.4.1 物料存储区域应整洁、通风,所有物料均配置有标识、台帐。对贮存和防护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应加以明显的识别标识,并进行单独存放和防护;
6.3.4.2 仓库管理员对物料的存放及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仓库管理规范》,每季度对库存物进行盘点、检查,及时清理变质或损坏物料;在确保满足顾客交货要求的情况下,市场部应对物料和成品设定最低库存量;
6.3.4.3 废旧产品必须按对待不合格产品的类似方法进行控制。
6.4 包装
6.4.1 制造工程部按顾客要求及行业有关规定,制定产品包装标准和包装规范;
6.4.2 市场部根据包装要求,按生产作业计划,合理采购包装物;
6.4.3成品包装时,操作员工严格按包装规范进行包装;适用时,必须符合顾客要求的特殊包装标准;
6.4.4适用时,包装箱外标识应按顾客要求填写齐全(如: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厂家、厂址、生产日期等);
6.4.5 包装不合格及运输损坏应由责任部门及时申报,并采取措施重新包装,必要时对产品应进行重新检验并作好记录。同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由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制造工程部(技质)应对采取的措施有效性进行效果验证。
6.5交付
6.5.1产品交付能力的监控
6.5.1.1市场部必须确保向顾客100%交付,制造工程部必须根据市场部的“ 月销售计划”编制“ 月生产计划”;
6.5.1.2市场部应检查当月需交付产品的库存量,并核算能否按期交付。当出现可能延误交付的情况时,应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制定紧急措施确保100%交付;
6.5.1.3 市场部负责记录每次的交付情况,包括交货时间、数量名称、退货率、产品到货地点等填写“产品交付情况登记表”,并适时就交付问题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
6.5.1.4 当不能按期交付时,市场部应及时与顾客沟通,召集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结果;
6.5.1.5 市场部负责记录每次产品交付的超额运费。
6.5.2 产品的发运
6.5.2.1 产品交付前,市场部负责填写“发货清单”,仓库保管员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