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药方课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病例分析 四、论述题 王某某,男,59岁,工人,有长期慢性胃炎病史,近十余年反复出现脘腹胀满,口不知味,近15天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肢体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就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则应如何辨证论治?请给出中医证型、治则、代表方及其药物组成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 * * * 含义:凡以泻下药为主要组成, 具有 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通便 泄热 攻积 逐水 八、泻下剂 Purgative drugs prescriptions 分类 功效 适应症 代表方 1.寒下剂 泄热攻积 里热积滞证 大承气汤 2.温下剂 温阳通便 里寒积滞证 温脾汤 3.润下剂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证 麻子仁丸 4.逐水剂 攻逐水饮 水饮壅盛证 十枣汤 八、泻下剂 使用注意: 1.表证未解,里实未成不宜。 2.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可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3.年老体弱,孕、产妇、亡血忌用。 4.月经期,病后津伤慎用。 5.易伤胃气或津液,点到即止。 八、泻下剂 大承气汤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 用法:水煎服 注意:大黄后下,芒硝溶服,中病即止 方解组成 大黄(君):泻热通便,荡涤肠胃 芒硝(臣):助君泻热通便,润燥软坚 枳实 消痞除满 厚朴 破气散结 (佐使) 峻下热结 承顺胃气 塞者通 闭者畅 承气 八、泻下剂 Large Chengqi Decoction 方剂 共同点 不同点 药物组成 病势 治法 主治病证 效势 消食方 消除体内有形实邪 消食药 较缓 消法 食积病证 渐消缓散 泻下方 泻下药 较急 下法 积滞里实证 攻逐急下 消食剂与泻下剂异同: 含义:凡以祛痰平喘药为主组成,具有祛痰平喘作用,治疗咳嗽、哮喘的方剂。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Eliminating phlegm and relieving cough and asthma agent 分类 功效 主治 代表方 1.燥湿化痰剂 燥湿化痰 痰湿病证 二陈汤 2.清热化痰剂 清热化痰 热痰病证 清气化痰丸 3.止咳平喘剂 止咳平喘 咳嗽气喘 定喘汤 4.润燥化痰剂 润肺化痰 燥痰病证 贝母瓜蒌散 5.温化寒痰剂 温化寒痰 寒痰病证 小青龙汤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使用注意: 1.辨清痰、咳、喘病性质。 2.宣和降肺气药搭配。 3.常配行气(气顺痰消) 4.常配健脾药(治痰之本) 5.久咳需敛肺。 6.久喘需补肾。 7.燥痰需润肺。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二陈汤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服 方解组成 半夏(君)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橘红(臣) 理气燥湿,和胃化痰 茯苓 健脾渗湿 生姜 降逆化痰,和胃止呕 乌梅 敛肺防燥辛散 炙甘草 调和诸药,益气健脾 (佐)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Erchen decoction 含义: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治疗脾胃虚寒、阴盛阳衰、亡阳欲脱等里寒证的方剂。 十、温里剂 warming interior formula 分类 功效 适应症 代表方 1.温中祛寒剂 温中祛寒 补气健脾 脾胃虚寒证 理中汤(丸) 2.回阳救逆剂 回阳救逆 益气固脱 阳衰阴盛 阳脱证 四逆汤 3.温经散寒方 温经散寒 通行血脉 寒凝经脉证 当归四逆汤 使用注意: 1.辛温燥热,阴虚、热证 2.真热假寒者 3.有毒的方,孕妇 忌用 理中汤(丸)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 用法:水煎服,丸:6-9g/次,3次/日 干姜(君):温中祛寒 人参(臣):助君复脾胃阳气,补中气 白术(佐):补气健脾燥湿 炙甘草(使):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方解组成 十、温里剂 Lizhong decoction 含义: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十一、理气剂 Carminative recipes 分类 功效 适应症 代表方 1.行气剂 调畅气机 气机郁滞证 越鞠丸 2.降气剂 降逆止呕 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胃气上逆 肺气上逆 旋覆代赭汤 十一、理气剂 使用注意: 1.辨清虚实:气虚慎用,或加补气,以免伤气 2.辨清 气滞---行气为主 气逆---降气为主 3.因芳香辛燥 易伤津耗气 阴虚火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