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pdf
论文标题: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的结果,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但同时伴随着市场经
济大潮的不断掀起,形形色色不良的、丑恶的现象也泥沙俱下。它象一颗毒瘤,滋生在社会
健康的肌体中。既影响我们社会的形象,又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着不良影响。对此,人们
早已司空见惯,却少有人从理论上进行剖析。笔者试图对社会病态现象的深层原因加以解剖,
并提出一些对社会病态现象的矫正措施。
一、社会病态现象的症状及危害
每一个社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相反,每一个社会均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病态现象。今天,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之下,尽管社会病态现象表现形
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贪婪性
贪婪即指对自己的力量不能相称的某一过分的欲求。这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在
拜金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下,一些人逐渐染上了贪婪的病态心理与行为。为了获取更多的钱
财,有的人不惜化公为私,坑蒙拐骗,贪污受贿极尽攫取之能事,目的在千方百计获不义之
财,以饱私囊。
2.暴富性
这里所说的暴富性,决非单纯的快速致富,而是指一些人为了快富不择手段的致富心理
与行为,具有忽视等价交换、用卑劣手段吞食社会与他人财产的性质。如:以权谋私这种违
法的社会行为,就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些有权者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填补自己的贪欲,大量
侵吞国家财富,以达到暴富目的的行为。
3.冒险性
冒险和贪婪是一对孪生兄弟,贪婪的极端就会出现冒险。当今的中国社会追求更多的钱
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的宗旨和信条。因此,当个人利益不能满足时,就必然出现挺而走险,
以身试法,甚至无法无天的行为,以至于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如今经济领域中犯罪大量增多
的事实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4.挥霍性
一部分人盲目追求奢侈已成为当今社会一股危险的暗流,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崇尚勤俭
持家的传统美德正开始渐渐滑落。“挥金如土”已成了这些人生活的重要特征,其挥霍、浪
费的数量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仅以公费吃喝为例:近年的公费吃喝据说可以以千亿元人
民币计算。
5.欺诈性
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欺诈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为了达到自己获取钱财的好处和
私欲,一些人干起了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勾当。如今,地下经济泛滥成灾,假冒伪劣产品随
处可见,已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公害。
应当指出:上述种种社会病态现象绝非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各国推行市场经济之
初的共性,也可称之为一个规律。可以说在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国度,在尚无经验便
踏上改革之路,并经历过失误影响的泱泱大国,在许多经济约束没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
法制还跟不上的情况下,产生这种社会病态现象不足为怪。但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病态现象给
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认清它具有相互传染、相互诱发和原始落后,倒行逆施的特征。唯
如此,我们方能积极寻找社会病态产生的根源,并对症下药逐步治愈这种社会病态现象。
社会病态现象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损害了政府和法律的威严。一些人从个人私欲出发干违法勾当,其中的少数人甚
至藐视法律,无视政府的存在。为了追求高收入,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投机取巧、冒险,而将
政府和法律抛至脑后,这些病态现象的存在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使法律威严受到削弱。
第二,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主义,逐渐为
社会上的一些人所接受和奉行。为了钱,有的人可以不顾社会效益,也可以违背道德标准,
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其行为对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腐蚀与破坏作用。如近年
曾出现过的棉花渗假、生猪渗透,都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直接危害了
群众的利益,严重地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常发展。
第三,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党风。当今一些社会病态现象的存在,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
损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无形的精神损失,且应该说这种损失往往更为惨重。如:
一些人奉行金钱万能和送礼成风、贿赂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害是巨大的,它直接造成
了整个社会关系失序,人的心理由此容易严重失衡,社会秩序也将失去控制。而党内少数人
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权代法,则败坏了党风、毁损了党的形象。更为恶劣的是,它所
带来的“上行下放”的反示范作用和负效应,对整个社会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第四,引发了人民的不满情绪。获取金钱,如果取之有道,是无可非议的。但如今一些
人为了攫取金钱、满足私欲,使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