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一年级do-while循环结构内容的教学设计.doc
浙教版高一年级do-while循环结构内容的教学设计
PAGE
PAGE1
浙教版高一年级do-while循环结构内容的教学设计
(钱晓峰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 0579qianxf001@163.com?)
一、设计思想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当循环”和do-while语句,再利用do-while语句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水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改进算法,优化自己所编写程序。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程序语言本身,进而训练、提高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提炼算法与程序
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提炼算法与程序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算法优化
二、教材分析
1.《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基本要求:掌握循环的基本语句的使用方法
发展要求:学会用VB编写循环控制结构,实现简单的算法。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主要由Do-While语句基本结构、Do-while的简单应用两部分组成。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语言中三种程序结构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应用领域很广。在后续课程中,几个基本算法都是用循环结构实现的,所以,这是开展后续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从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已经掌握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语言,能够应用这些基本的思想设计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并编写出相应的程序。
从操作技能基础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visualbasic6.0的一些基础知识,能够自己根据需要设计程序界面,已经用visualbaisc6.0编写过几个基本的顺序结构的程序、简单的分支结构的程序。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循环结构是三种程序结构中最难于理解的一种结构。但是,这又是最重要的一种程序结构,后续的算法的设计的教学,都要以此为基础。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循环”这一过程,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学生理解循环结构时,对于如何控制循环执行的次数以优化程序算法,还没有什么实际的经验。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循环执行的次数,进而优化程序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这是一堂新授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接受很多新名词、新技巧、新知识,所以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思考、交流、模仿、实践,才能更快的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组织下思考问题、交流想法、模拟操作、自主实践,已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do循环语句基本格式,理解执行过程;
2)能用do循环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能通过合理设置循环条件、初值等优化程序性能,改进算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条件循环设计算法解决问题,优化算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习惯,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难点:对于循环结构的理解、循环次数的优化
2.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循环的含义与过程、引导学生优化循环程序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半成品教学
2.任务驱动教学
3.小组合作探究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按往常分好的学习小组就座,便于讨论、交流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酸碱滴定试验的flash演示(该实验学生已经掌握),准备一个解决课堂中提出的问题的程序的半成品(只含界面)、算法优化前的程序、优化后的程序。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无特殊布置和设计
让她们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可以在自己动手的时候,通过思考向更高的方向迈进(在本课时中,在学生动手之前,给他们运行了一个经过优化过的,循环测试次数更少的程序,让这部分同学可以向这个方向思考、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