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党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2、认识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历史意义;3、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说出长征中的重大事件。过程与方法:1.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运用相关音像资料配合教学,加…
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RSS 打印 复制链接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5-02-10 12:10:40通过在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对建筑施工组织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加之由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十分丰富的实干型的老师的悉心讲解,我对建筑施工组织项目管…
2008年10fl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nfJinanVocationalCoRegeOm.2008第5期(总第70期)No.5(Serial仉70)基于Proteus和Keilfl匀单片机课程设计宫亚梅(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
《二万五千里长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党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
2、认识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3、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说出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过程与方法:
1.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运用相关音像资料配合教学,加深对长征的了
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整理历史资料,学习通过历史材料客观认识历
史的方法。
3. 联系实际讨论为什么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胜利的意义等
问题,初步掌握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悟红军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
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培养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珍惜今
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教学方法
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辅以谈话法,问题讨论法,对比分析法、读图
用图,表演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今天我们
的学习主题是什么?从这段影像资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对于长征,你还有
哪些认识?(学生对长征了解一些,但认识是零散琐碎的)用谈话法导入新课,让
学生来谈对长征的认识。
同学们对长征的认识就像是一粒粒散落的珍珠,通过今天的学习,用你们灵
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一定可以把这些零零散散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2.小组合作,探究原因:红军为什么要历尽艰难去长征呢?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在复杂的事件中整理线索,我设计了
几个小思考题:
a) 结合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形势,分析国民党费尽心机,调动兵力围剿红军
和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b) 对比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说一说红军为什么能够取得前四次反围剿
的胜利?
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在战略战术上与前几次有什么不同?它产生了什
么后果?
小组讨论,然后整理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对学生的发言作
出激励性评价。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中央机关和红军无法继续在根据地立足,为了保
存实力,红军被迫踏上了向西转移的漫漫征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弥漫
着血雨腥风,充满了艰难险阻的行程。
3.感知长征历程。
总体感知长征概况:红军长征走过万水千山,用你的巧手绘制长征的路线
图,并说出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
小组成员合作,读书,整理,绘制长征路线,用语言表述长征的过程及重要
的战役。教师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
展示合作的路线图,介绍长征中的重大事件。
长征初期:红军长征开始于那一年?从什么地方出发?面对红军的长征,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合这几个问题由学生介绍长征初期
的情况和红军的损失惨重的状况。
湘江血战让广大红军指战员更深刻认识了“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的惨重损
失,中央大部分领导和红军将士强烈要求纠正中央的军事指挥错误,以摆脱被动
挨打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遵义会议的召开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
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设置问题:会议前红军面临的险恶处境?会议召
开的时间、地点、解决了哪些问题?遵义会议召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前三问学生通过看书可以自行解决,最后一问要引导学生利用史实分析:遵
义会议前红军面临的险恶处境?遵义会议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确立了
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就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呢?
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长征 的有关史实来分析说明。遵义会议之前,
博古的左倾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辛苦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