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题.doc

发布:2016-10-01约5.9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 语文 参考答案 一、(共32分) 1.C【2分】 2.(1)雀 (2)诀 (3)擎 (4)顷 【共4分,每小题1分,修改不正确不得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不得分】 3.(1)A (2)B (3)B (4)A【共4分,每小题1分,如果学生直接把所选词语抄在答案处,只要抄写正确也正常给分】 4.D【2分】 5.A【2分】 6.答案示例一:钱是你家的,资源是国家的,你可不只是在浪费自己的钱,你浪费的是公共资源。咱还是为国家为别人节约一点资源吧。 答案示例二:馒头确实是你买的,但钱是你父母挣的,浪费你父母辛苦挣来的钱,你忍心吗? 答案示例三:一粒米当思来之不易,这个馒头从播种到除草到收割,从脱粒到晾晒到磨成面粉,从和面到造型到上笼蒸熟,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凝结了多少人的劳动?咱浪费的岂止是自己买的馒头,咱浪费的更是多少人的劳动啊。 【评分标准:共3分。能以情动人或者以理服人,易被人接受或让人有所触动3分;注意劝阻的技巧,语气比较委婉2分;直接阻止,语气生硬,不易被人接受1分。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所给为答案示例,其余回答,只要具有劝阻的功效,均可根据上述标准正常给分。】 7.【评分标准:共4分。能准确写出两部名著的名称,2分,每一部1分;每部名著名称有两个以上错别字不给分,如果有个别字写得不够清楚规范或者出现别字,不扣分。理由2分:理由比较充分、具体,表意清楚2分;理由比较充分,但语言表达不准确、无条理,给1分;理由过于空洞,看不出跟所写的名著之间有什么关系不给分】 8.参考答案一:威逼强迫只能使人反感,和煦温馨却使人向往。 参考答案二:与其挑剔他人,不如反省自己。 参考答案三:总盯着别人的毛病,就常常看不见自己的问题。 【评分标准:共3分。能扣住寓言的立意,语言简洁,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3分;能扣住寓言的立意,但语言不够简洁明了2分;所写内容跟寓言稍有联系,语言表述基本通顺1分;所写内容跟寓言无关0分。如有其他理解,经老师们讨论认为可以作为该寓言的寓意,也可根据上述标准正常给分。】 (1)B【2分】 (2) ①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老骥伏枥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评分标准:共6分,每空1分,出现明显的书写错误,该空不得分。“学然后知不足”前的“是故”二字,可写可不写】 (14分) 10.答案要点:白蜡条教鞭(惩罚学生的工具);对箍儿成长的教育引导(给学生的督促警醒和教育) 【评分标准:共2分,字面意义与深层含义各1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要点:(1)不愿调到县中学教书;(2)用教鞭敲违纪学生的头;(3)严惩偷他教鞭的箍儿;(4)惦念箍儿的学习。 【评分标准:共3分,写出任意三件事即可,如果每一件事的表述都过于啰嗦,可以整体上酌情扣1分】 12.答案要点:由“亮爷”变成“老师”。【评分标准:第一问1分,“亮爷”和“老师”必须点到】箍儿原来只是把赵老师当做长辈,挨了打也当是被长辈打了,并不理解赵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来终于明白了“教鞭”的真正含义,彻底理解了赵老师的苦心,对赵老师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激。【评分标准:第二问3分,三个要点——不理解到理解,尊重,感激,每个要点1分,意思相近的表达均可。如有其它理解,经老师们讨论认为合适,也可以依据上述标准给分】 13.答案示例:就怕没学好,没脸见您。【评分标准:共2分,开放性题目,补写的语句符合语境(包括上下文意,说话的场景,人物的性格、身份、心理等),没有语病即可。如出现明显的语病,扣1分;如不是很符合语境,扣1分;如完全不符合语境,该题不得分】 14.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赵老师体罚学生是不对的,是对学生人身权利的不尊重。箍儿说老师打学生是犯法的,义务教育法也确实有相关规定,因此赵老师打学生是明知故犯,不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赵老师体罚学生是不对的,严厉惩罚和高压政策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甚至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箍儿就曾经因为多次挨打而对赵老师心怀怨恨,偷走教鞭掰断扔进了水沟里。 答案示例三:我认为赵老师体罚学生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心,无可厚非。他用教鞭敲学生,是为了让他们牢记听课要专心;他严惩箍儿,是为了扭转他的顽劣倔强,让他学会感恩,好学向上。 答案示例四:我认为赵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有点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应以耐心教育批评为主,给他们讲明事理,让他们明辨是非,而不能像赵老师那样主要靠打,更不能打得太狠,连赵老师自己都有点后悔对箍儿太狠了。 【评分标准:共3分,有比较明晰的观点1分,能结合文本合情合理地阐述观点或持论的理由2分。如果语言表述过于啰嗦,或有明显语病,或表意含糊不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