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
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
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
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
1
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
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
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
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
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 “每以天下为己任 ”的正确译句是( )
A .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 .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2
③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
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八)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
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
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
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