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平.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
篇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
在21世纪这个愈发充满竞争的年代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以社会适应能力为首。社会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大学,有人称他为象牙塔,也有人称他是半个社会。当今大学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我们大学生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吗???有些人自我定位不当,以至于毕业数年无法解决就业问题,也有人在大三便接到用人单位聘书,大展才华。大学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是否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健康的心态。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类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赖以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状况不了解,并且对将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心态没能摆正,做事不够积极主动;实践动手能力差。在认知、自我、态度、实践能力等问题上,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在我们的调查的大学生中,除大部分是80后,其余的都为90后,我们都知道,这两个年代的大学生是生活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年代,不少人曾经是饭来张口,衣来伸. 手,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头,更不知道社会竞争的残酷性。不认识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社会适应能力,但如果
没有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又谈何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呢!我们调查的对象中有的大学生家里很富有,有的学生父母还是当官、做领导的。在这些大学生中,很多人的将来发展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他们认. 为自己不需要什么“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坚信自己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一帆风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越是富有就越要教好孩子!啃老一族的日益庞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啊!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很多的国人,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享受。然而,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是相当大、相当多的。“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成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口中的流行语句。大部分的毕业大都十分后悔在大学期间对自身状况了解甚少,对以后的个人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 师兄师姐的“前车之鉴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师弟师妹不能“重蹈覆辙一错再错”啊!
大学生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兴衰。基于此,我们小组四人对本校和非本校的大学生,作出了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的调查。我们用的是现场调查法。调查的对象大部分为本校. 调查的对象大部分为本校大学生(约94人)
调查结果的问题及分析
被调查94人,本问卷题型设计有如下特点:本问卷适应情况题型是(是否或者无法确定来回答的题型),他是被调查人是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本问卷调查大学生对学校和对社会适应情况
(就业、择业)。本调查数据不分男生、女生,分析男生女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我将通过题型分类来介绍本次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了以下的几点问题。一、每当来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总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能适应,在调查的94人中,有18人肯定,有54人否定,22个人无法确定,肯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否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7%,无法确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3%,这说明我们学校同学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但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对社会适应能力这个话题并不那么的了解, 我觉得学校有必要开设一些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讲座提高同学们这方面的知识和认识。
二、12题是态度问题—心态没能摆正,做事不够积极主动,没有自己的主见。调查数据中显示:“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被人的看法?”选“是”有39人,占41%,选“无法确定”的有34人,占36%,选“否”的有21人,占22%。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再高,也是我们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可是也不能那么内向,不积极,不喜欢跟别人争论。调查显示和同学,家人相处时,很少同学保留自己意见,大多数即41%的同学都不积极,经常采纳别人的意见,没有创新意识。
三、17题是学习能力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差,不愿意动脑筋。不愿亲力亲为,是我们大学生的一大弊病。 “我不喜欢学习,不管怎么学也不会”这个17题是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题。我们采 访了几位师兄师姐,问到了他们的学习经历,统计数据如下,选“是”有17人,占18%,选“无法确定”的有28人,占30%,选“否”的有49人,占52%。但是经过调查以后发现我们学校很多同学爱学习,喜欢动脑筋,喜欢亲力亲为,作为大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无论是在校的学长,学姐们还是上工作的长辈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是我们学校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