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腔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 .pdf
硬膜外腔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
法对2004—2006年在宁夏工人医院行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病人进行随诊2~4年观察其疗效。结果45例治愈29例,显效11例,好转3
例,无效2例。结论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关键是适
应证的把握、病例的选择。
【关键词】硬膜外腔;胶原酶;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几年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全国各地都已开展,从注射部位讲,有盘内
注射、盘外注射、盘内外联合注射;从注射途径上讲,有经椎间孔、经小关节内侧
缘、经骶裂孔、经棘突间隙注射等,大部分操作需CT或C臂机准确定位。我院
从2004年5月开始进行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至2006年10
月共治疗45例,经2~4年随诊,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1.5岁;
病程1月~5年以上;初发36例,复发9例;L4~526例,L5S112例,L4~5、L5S1
5例,L3~4、L4~5、L5~62例。所有病例临床表现典型[1],且均经CT或MRI
证实并排除肿瘤、结核、骨质疏松、椎管骨性狭窄、突出物钙化及膨出、脱出等
情况,无出凝血障碍、感染等禁忌证,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做常规检查,治疗前禁
饮食,予以镇静等准备工作。
1.2治疗方法患者进手术室,患侧向下侧卧于手术床上,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
包按硬膜外麻醉操作常规在病变椎间隙穿刺并向患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
1.2%~1.5%利多卡因5mL,观察30min无全脊髓麻醉表现,且患肢放射痛减轻或
消失,即证实导管在病变处硬膜外腔,则可缓慢注入胶原酶4~6mL(1800~2400
U),观察60min无异常反应则拔管。拔管前注入曲安奈德20~40mg,完毕回病房
俯卧位8h,卧床休息至少3d,给予预防感染等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结果
治疗结束后12~72h有2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程为3月以内,其中27例
为45岁以下初发病例,2例为50岁以下初发病例;11例36h后临床症状逐步明显
减轻,为50岁以下初发或二次复发病例;3例1周后开始好转,症状减轻,为50岁以
下多次反复发作病例;2例无效,为50岁以上合并中、重度椎体骨质增生、多间盘
突出及多次反复发作病例。结果为45例中治愈29例,显效11例,好转3例,无效2
例。治愈率为64.4%,有效率为95.6%。通过随诊大部分患者2~4年,1例抬重物
后出现不适,其余无复发,工作生活基本正常。同时坚持腰背肌锻炼,预防复发。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主要机理目前认为是物理压迫、化学刺激、免
疫、淤血、脊神经根高张力等所致,其中涉及到解剖结构、生理病理、生物化学
等诸多方面。除了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外,髓核破裂释放的组胺物质所引起的
化学炎症能使机体产生强烈的疼痛。这些炎症物质包括糖蛋白、神经肽、磷酸酶、
缓激肽、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神经源性及非神经源性介质,刺激神经根产生疼痛,
引起神经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充血水肿,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胶原酶
是从微生物的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酶制剂,具有生物作用的专一性,能在生理pH
和温度条件下特异性地水解天然胶原蛋白的三维螺旋结构使其分解,而人体椎间
盘的主要成分即为胶原蛋白组织,分解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变小,甚至消失。胶原
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有多年临床实践,已被证明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近几年这
种方法已从大医院向中小医院发展。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有盘内注射、盘外注射、
盘内外联合注射;途径有经椎间孔进入、小关节内侧缘进入、骶裂孔进入、棘突
间隙进入等[2]。有的操作要求定位准确,必须借助CT或C臂机等定位、造影才
能进行,但这种操作方法对医务人员有X线危害。通过病变棘突间隙穿刺至硬膜
外腔后并向患侧侧隐窝置管注射胶原酶至突出物周围(即盘外注射)[3-5],利用药
物渗透作用使胶原酶接触到突出物,对突出物进行溶解,溶解的程度取决于突出物
突出时间、大小及和胶原酶接触的程度。突出时间短、突出物小、和胶原酶能充
分接触,则溶解彻底,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