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8-09-26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大量涌入农场种地、打工或经商等,到我校就读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多达430人。为此,我校严格遵照《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意见》及农场《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安心在农场工作。 一、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 我校坚持免费免试入学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采取免试入学、同编班级,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本年度住宿生受助33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农场儿童少年同样对待。 三、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家庭困难,因此部分学生学业基础较差,有很强的自卑感。对此,教师经常家访并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经常找子女谈心,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平时注意鼓励表扬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学业和生活上帮扶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自,教育水平、教学进度、早期教育、家长文化水平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学生的基础差别很大。对学习有困难的进城务工子女,加强辅导,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了能够尽快缩短这些差距,老师除了完成正常的课程外,他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课外不辞辛苦,主动为他们补课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方法。   、家校沟通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这些孩子补习功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电话与家长联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召开家长会,让进城务工人员及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及学习状况等。11月召开的家长会  虽然我们在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取得了成效,在今后,我们会继续在此基础上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争取把工作做到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