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卷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卷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A 4.C 5.D 6.C 7.A 8.C 9.A 10.D 11.B 12.C 13.D 14.D 15.D 16.B 17.D 18.C 19.C 20.A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ABCDE 2.ABE 3.BE 4.CDE 5.BD 6.ACE 7.BCE 8.CD 9.ABE 10.ABCE 11.ABDE 12.CE
【评分标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小肠壁
3.肛门周围
4.血液
5.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6.终宿主
7.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8.15-30(支)
9.虫卵
10.胆道蛔虫症
11. 组织型滋养体(大滋养体)
12.耐格里属阿米巴、棘阿米巴(或耐格里阿米巴)
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X,幼虫移行症是指动物寄生蠕虫幼虫侵犯人体引起的病变。
V, 姜片吸虫囊蚴在荸荠等水生植物上结囊,人食入而感染。
X,脑型疟主要是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
X, 还可寄生在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
V, 如钩虫寄生在小肠,经皮肤感染。
【评分标准】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2. 非消除性免疫的一种类型,指寄生虫感染后诱导宿主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对其体内成虫无作用,仅对再感染的幼虫有作用。
3. 指体内感染有寄生虫但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4. 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小动物(或动物性寄生物)。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① 寄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一种共生关系(2分)
②寄生与共栖、互利共生的区别主要在于共生的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寄生是一方有益,另一方受害;共栖是一方有益,另一方无害;互利共生是双方都受益(2分)
2.① 经口感染,如蛔虫、鞭虫
② 经皮肤感染,如钩虫、血吸虫
③ 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如疟原虫、丝虫
④ 经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虫、疥螨
⑤ 自体感染,如猪带绦虫囊尾蚴
⑥ 经胎盘感染,如弓形虫
【评分标准】以上感染方式答4种即可,少答1种扣1分,每种感染方式没有举例说明或举例错误扣0.5分
3.① 人体感染囊虫的方式分自体(内、外)感染和异体(虫卵经口)感染(2分)
② 囊虫病常见临床类型:① 皮肌型 ② 脑型 ③ 眼型 ④ 无症状型(2分)
4. ① 再燃——疟疾发作停止后,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再度繁殖起来而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2分)
② 复发——疟疾发作停止后,红细胞内疟原虫全部被清除,疟疾的再次发作来源于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2分)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
1. ① 疟原虫寄生坏红细胞害(2分)
② 脾功能亢进(2分)
③ 免疫病理损害(Ⅱ型变态反应导致溶血)(2分)
④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2分)
2. ① 临床过程:
幼虫侵入期(肠道期)——感染后第1周(2分)
幼虫移行期(急性期)——感染后第2-3周(2分)
肌肉内幼虫成囊期(恢复期)——感染后第4-6周(2分)
② 急性期表现(4分)
1)发热 2)肌痛 3)颜面部及全身水肿 4)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皮疹)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线形 扁形 棘头2.土源性 生物源性3.华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血吸虫4.华支睾吸虫卵 布氏姜片吸虫卵 卫氏并殖吸虫卵 血吸虫卵5.猫、犬6.肝胆管 胆汁7.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8.囊蚴9.肌肉10.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11.检获虫卵12.生理盐水涂片法 改良加藤法 沉淀法13.不吃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鱼、虾14.吡喹酮15.人 猪 猪16.漏斗17.小肠 扁卷螺 猪18.布氏姜片吸虫19.虫卵 成虫20.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尾蚴21.2个分支状睾丸22.溶组织内阿米巴 卫氏并殖吸虫23.华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24.夏科雷登结晶25.肺部 川卷螺 溪蟹及 蛄26.童虫27.粪便 痰28.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29.卫氏并殖吸虫卵30.果子狸或猫或犬 囊蚴 非正常31.血吸虫尾蚴32.毛毕 东毕33.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3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