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2.ppt
二、细菌的毒素外毒素exotoxin合成代谢产物G+菌和G-菌均可产生释放到菌体外,或溶解释放第30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exotoxin)外毒素的主要特征:蛋白质毒性作用强,选择性强理化稳定性差抗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第31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活性单位结合单位A细胞表面B蛋白质,由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为活性单位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外毒素(exotoxin)第32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分子结构完整性是致病的首要条件第33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exotoxin)外毒素的主要特征:蛋白质毒性作用强,选择性强理化稳定性差抗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第34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破伤风梭菌外毒素引起的肌肉痉挛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肌肉麻痹霍乱弧菌外毒素导致的严重脱水第35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exotoxin)外毒素的主要特征:蛋白质毒性作用强,选择性强理化稳定性差—大多数不耐热抗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第36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exotoxin)外毒素的主要特征:蛋白质毒性作用强,选择性强理化稳定性差---大多数不耐热抗原性强---B亚单位为保护性抗原可脱毒制成类毒素第37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类毒素(无毒抗原)外毒素(极毒抗原)抗毒素(抗毒抗体)免疫动物脱毒0.3-0.4%甲醛外毒素抗原性的利用类毒素(toxoid):受甲醛作用脱去外毒素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抗毒素(antitoxin):类毒素或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能中和外毒素的抗体第38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破伤风封闭抑制性神经元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肉毒梭菌肉毒毒素肉毒中毒阻止乙酰胆碱释放肌肉松驰性麻痹神经毒素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毒素白喉抑制蛋白质合成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细胞毒素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腹泻、呕吐产毒型大肠埃希菌肠毒素腹泻呕吐、腹泻金葡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刺激呕吐中枢呕吐、腹泻肠毒素第39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毒素——脂多糖(LPS)主要毒性成份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第40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毒素的特点G-菌体裂解释放化学成分为LPS理化性质稳定毒性弱,无选择性不能制成类毒素G-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内毒素(endotoxin)第41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性休克内毒素的致病机制(自学)败血症的皮肤表现内毒素(endotoxin)第42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对比(表6-4)区别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菌与部分G-G-菌存在部位分泌到菌外,少数是崩解释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60~80℃,30分钟160℃,2~4小时作用方式与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脱毒形成类毒素弱,抗体作用弱第43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入侵、定居、繁殖、扩散侵袭力产毒性毒力体内诱生抗原超抗原病原菌致病机制细菌毒素免疫病理损伤第44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天然免疫(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第45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固有免疫固有免疫的概念及特点又称天然免疫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建立与生俱来,作用广泛,发挥效应迅速固有免疫的组成第46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