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和答案.docx
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这种制度被称为()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答案:C。解析: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世袭制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的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所以选C。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
答案:D。解析:奖励耕战提高了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旧贵族特权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为后来的郡县制奠定了基础。所以选D。
3.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答案:A。解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航行也能将它推翻,体现了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要以民为本。所以选A。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答案:C。解析: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所以选C。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瑷珲条约》
答案:A。解析: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瑷珲条约》是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所以选A。
6.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民族、民权、民生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族、民权、民生”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所以选A。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答案:A。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篇重要作品;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选A。
8.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南昌起义B.遵义会议C.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
答案:B。解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所以选B。
9.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答案:C。解析: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所以选C。
10.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B。解析:转战陕北是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所以选B。
1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