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贾汪中学高一语文纠错练习2.doc

发布:2018-04-23约5.1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贾汪中学高一语文纠错练习2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原题再现 【《秋水》《非攻》同步练习】 下列“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一项是( ) 例句:东面而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下列句子中,“之”字词性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珍宝尽有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为之奈何??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与之同命?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立而饮之??赐之彘肩??此亡秦之续耳??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②⑤\⑥⑧⑩???????B、\②\④⑥⑨ C、\④⑧\③⑤⑦⑩???????D、\②⑥⑧⑨⑩\③④⑤ 6.下列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窃为大王不取也?属今为之虏也 C?君王为人不忍???为之奈何D?客何为者?????????何辞为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为    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2、君家妇难为。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5、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8、古人以俭为美德。   9、霓为衣兮风为马。   10、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1、君既为府吏。   12、十七为君妇。   13、自名为鸳鸯。   14、冥有鱼,其名为鲲。   15、始尔未为久。 16、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17、非为织作迟。   18、为秦宫人。   19、为仲卿母所遣。   20、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1、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2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   25、公为我献之。   26、阿母为汝求。   27、慎勿为妇死。   2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29、如姬为公子泣。   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