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交流电(教师版).doc

发布:2017-09-23约2.12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 一.交流电 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如图10-1-1(a)、(b)、(c)(d)所示的电流都属于交变电流. 图10-1-1线圈在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做获得.中性面: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1.当从图12—2即中性面位置开始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而变的函数是正弦函数: 即 e=Emsinωt, i=Imsinωt ωt是从该位置经t时间线框转过的角度;ωt也是线速度 V与磁感应强度B的夹角;是线框面与中性面的夹角 2.当从图12—1位置开始计时: 则:e=Emcosωt, i=Imcosωt ωt是线框在时间t转过的角度;是线框与磁感应强度B的夹角; 3.对于单匝矩形线圈来说Em=2Blv=BSω; 对于n匝面积为S的线圈来说Em=nBSω。对于总电阻为R的闭合电路来说Im= 三.几个物理量 1.周期(T)和频率(f):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周期;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T、f、ω的关系:T=1/f、f=1/T、ω=2πf,(ω的国际单位为rad/s). V,ω=100π,则e=220sin100πtV,不可忘记写伏,电流同样如此. 5.有效值:为了度量交流电做功情况人们引入有效值,它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而定的.就是分别用交流电,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直流电的值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有效值跟最大值的关系E=Em,I=Im在没有特殊说明的前提下,所说的交流电动势、电压、电流都是指有效值..平均值: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感应电流的平均值,式中R是回路的总电阻.220V,其最大值为220V=311V(有时写为310V),频率为50HZ,所以其电压即时值的表达式为u=311sin314tV。 规律方法 一、关于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例1.、如图所示,为某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知交变电动势的峰值为 V,周期T是 s,交变电动势变化最快的时刻是 ,穿过产生此电动势的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的时刻是 ,若此交流线圈共100匝,则穿过此线圈的最大磁通量是 Wb. 答案 310 2×10-2 (n=1,2,3…) (n=0,1,2,3…) 1×10-2 例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T,边长L=10cm的正方形线圈abcd共100匝,线圈电阻r=1Ω,线圈绕垂直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2πrad/s,外电路电阻R=4Ω,求:(1)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0时的即时感应电动势. (3)由图示位置转过600角时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4)交流电电表的示数.(5)转动一周外力做的功. (6)周期内通过R的电量为多少? 解析:(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εm=NBωS=100×0.5×0.12×2πV=3.14V (2)转过600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e=εmcos600=3.14×0.5 V=1.57 V (3)通过600角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NΔΦ/Δt=2.6V (4)电压表示数为外电路电压的有效值: U=·R=×=1.78 V (5)转动一周所做的功等于电流产生的热量 W=Q=()2(R十r)·T=0.99J (6)周期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Q=·T=T==0.0866 C 二、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 例3.. 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由B∥S的位置开始匀速转动,与它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4.1V,那么当线圈转过30°时交流电压的即时值为__V。 分析:电压表的示数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由此可知最大值为Um=U=20V。而转过30°时刻的即时值为u=Umcos30°=17.3V。 例4. 通过某电阻的周期性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右。求该交流电 的有效值I。 分析:该交流周期为T=0.3s,前t1=0.2s为恒定电流I1=3A,后 t2=0.1s为恒定电流I2=-6A,因此这一个周期内电流做的功可以求出 来,根据有效值的定义,设有效值为I,根据定义有: ∵I=3A 例5.如图12—5所示,(甲)和(乙)所示的电流最大值相等的方波交流电流和正弦交流电流,则这两个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 解析:交流电流通过纯电阻R时,电功率P=I2R,I是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交流电流的有效值I是交流电流的最大值Im的1/,这一结论是针对正弦交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