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ppt

发布:2017-04-22约小于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疫源地和传染源的区别及所采取的不同措施: 疫源地除包括传染源外,还包括传染源及污染的物体、房屋、牧地、活动场所,可疑感染动物,储存宿主等。 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 对疫源地采取隔离、治疗、处理外,还包括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措施。;疫源地的大小: 疫源地的大小据传染源的分布和污染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只限于 个别畜栏、厩舍、牧地,也可能包括某畜牧场,自然村或更大的的地区。据疫源范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 疫点: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疫区: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并范围较大。 疫点和疫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消灭疫源地的判定标准 疫源地的存在有一定的时间性 最后一个传染源死亡或痊愈后不再携带病原体,或已离开该疫源地。 对所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且通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不再有新病例出现 通过血清学检查畜群均为阴性反应。才能认为该疫源地被消灭。亦即没有外来传染源或传播媒介的侵入该地区就不再有这种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 有些疫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或家畜的参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主要是吸血节肢动物)感染宿主(主要是野生脊椎动物)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和家畜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疫病: 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的特点,并受人畜经济活动的影响;有自然疫源性的人畜传染病有: 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非洲猪瘟、蓝舌病、口啼疫、鹦鹉热、鼠疫、布病、李氏杆菌病、钩体病、弓形体病等;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