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59-2011试题---参考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位: 姓名: 成绩:
提高十七冶安全管理人员履职能力”学习活动第二期考核试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一、填空题:(每题满分2分,错1空扣1分)
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应急救援。
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项目部应建立以 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安全技术交底应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安全员进行签字确认;
安全检查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职安全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定期进行并填写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
当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分包单位应按规定建立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
施工现场入口处及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
宿舍内住宿人员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5㎡,且不得超过16人;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架体应在距立杆底端高度不大于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对搭设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可靠拉结。
作业层外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不应小于180mm。
纵向水平杆杆件宜采用对接,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固定应符合规范要求;
扣件紧固力矩不应小于 40 N·m,且不应大于65N·m。
作业层脚手板下应采用安全平网兜底,以下每隔10m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当架体搭设高度超过24 m时,顶部 24 m以下的连墙件层应设置 水平斜杆 ,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悬挑式脚手架,架体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计算;架体搭设超过20 m,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悬挑钢梁钢梁锚固端长度不应小于悬挑长度的 1.25 倍;
悬挑式脚手架,剪刀撑应沿悬挑架体高度连续设置,角度应为45°~60°;
脚手板铺设应严密、牢固,探出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应大于 150 mm。
高处作业吊篮的安全装置,吊篮应安装 防坠安全锁 ,并应灵敏有效;吊篮进场时安全锁必须在有效标定期限内;安全锁的有效标定期限为 1 年。
吊篮用钢丝绳不应存 断丝 、 断股 、松股、锈蚀、硬弯及油污和附着物;
吊篮升降作业,吊篮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 的人员操作吊篮升降;吊篮内的作业人员不应超过2人;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 5 m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开挖深度超过 2 m及以上的基坑周边必须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基坑内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梯道应设置扶手栏杆,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1 m,梯道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电力、通信、燃气、上下水等管线 2 m范围内挖土时,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并应设专人监护;
攀登作业,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宜为 35°~45° ,并应设有可靠的拉撑装置;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24m时,通道口防护顶棚应采用双层防护;
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连接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得大于 80mm;
工作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施工现场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脚手架应按规范要求采取防雷措施,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 Ω;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保护零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 。
分配箱与开关箱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 m,开关箱与用电设备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3 m。
配电室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三级,配电室应配置适用于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安装高度超过30m的物料提升机应安装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及自动停层、语音影像信号监控装置。
安装高度超过30 m的物料提升机必须使用附墙架;
施工升降机停层平台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平台脚手板应铺满、铺平;
塔式起重机,当起重量大于相应档位的额定值并小于该额定值的110%时,应能自动切断上升方向上的电源,但机构可作下降方向的运动;
塔式起重机,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工况下的额定值并小于该额定值的110%
时,应能自动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大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作下降和减小幅度方向的运动。
当塔式起重机顶部高度大于30m且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安装障碍指示灯。
塔式起重机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供电;
多塔作业,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低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式起重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