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doc

发布:2016-12-26约4.7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吴堡县医院内科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 (二)诊断依据。 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 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一般治疗 再灌注治疗 (1)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 ≤3小时的患者; ②无条件行急诊PCI;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1.0- 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码; 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就诊当天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 心电、血压监护; 2. 血常规+血型; 3. 凝血功能; 4. 心肌损伤标记物; 5.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6.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丙型肝炎、HIV、梅毒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 1. 血脂; 2. 尿、便常规+潜血、酮体; 3. 床旁胸部X光片。 (七)选择用药。 1. 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2.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规合用); 3. 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4. 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6.镇静止痛药:吗啡或杜冷丁。 (八)溶栓后住院恢复 7 -14 天。 (九)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生命体征平稳; 心电稳定; 心功能稳定; 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等待择期PCI; 有合并症、病情危重不能出CCU和出院; 等待择期CABG; 患者拒绝出院。 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者,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 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到达医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溶栓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到达医院(0—10分钟) 到达医院(11—30分钟)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建立静脉通道 心电和血压监测 描记并评价“18导联”心电图 开始急救和常规治疗 急请二线医师(5分钟内到达):复核诊断、组织急救治疗 迅速评估“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 对拟行“溶栓治疗”者,立即准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尽早实施 重 点 医 嘱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卧床、禁活动 吸氧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和“常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卧床、禁食 镇静止痛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尽快准备和开始急诊“溶栓”治疗 实验室检查(溶栓前必查项目) 建立静脉通道 血清心肌酶学和损伤标志物测定(不必等结果) 主要护理工作 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吸氧 实施重症监护、做好除颤准备 配合急救治疗(静脉/口服给药等) 静脉抽血准备 完成护理记录 指导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特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早班 中班 下午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下午班 夜班             医师 签名     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者,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 时间 到达医院(31—90分钟) 住院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