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规范.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列腺癌治疗规范;前列腺癌发病概况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
与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有关的循证医学证据
2010年前列腺癌NCCN指南介绍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技术及进展
; 前列腺癌发病情况;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2010年NCCN指南采用2002年AJCC TNM 分期标准 ;病理(p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2002年AJCC TNM分期;组织学分级(G);解剖和淋巴引流;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阳性率;预后分组及其标准;Gleason分级对预后的影响T1-2前列腺癌临床随诊观察结果;不同年龄的预期寿命;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原则 盆腔淋巴结清扫(PLND) ;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原则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临床局限期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DT)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临床局限期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进展期(PSA复发或转移)ADT治疗的时机;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进展期(PSA复发或转移)雄激素阻断治疗的时机;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最佳雄激素阻断治疗模式;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最佳雄激素阻断治疗模式;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原则;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原则;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原则;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原则;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方案;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方案;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外照射;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外照射;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近距离治疗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原则近距离治疗;姑息放射治疗;与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有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剂量效应研究;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剂量效应研究-1: M.D. Anderson ; 结果; 疗前PSA10 ng/ml、T1/T2 的中和高剂量组的4年生化控制率分别为61% 和 93% .
中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60-78Gy剂量范围内,4年生化控制率,与剂量呈很强的线性关系.;剂量 (Gy);MDACC: 随机分组研究;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剂量效应研究-3(Long-term results of the M. D. Anderson randomized dose-escalation trial for prostate cancer.);;v;;;;;PROG 95-09: 5年bNED;What dose of external-beam radiation is high enough for prostate cancer?;;;;前列腺癌提高照射剂量与疗效;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术后 辅助性放射治疗;前列腺癌辅助放射治疗与单纯手术的比较研究;EORTC 22911 研究;;;.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切缘阴性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即刻进行辅助放射治疗可能是不必要的.可以随访观察,必要时再考虑放射治疗.;美国一项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观察辅助放射治疗对于pT3N0M0前列腺癌的价值 NC;;;;;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的比较研究;AST : androgen suppression therapy. ;对于没有或有轻微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入单纯放射治疗组,与放射+AST组相比,死亡率明显增加(31 比11, P .001)。
有中到重度合并症患者,随机入单纯放射治疗组,与放射+AST组相比,死亡率没有明显增加(13 比19 , P = .08).
对于局限但有不良预后者,放射治疗+6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可以 增加总生存期。(有中到重度合并症者除外)
;RTOG 85-31,86-10,and 92-02研究远期毒性总结.;;;;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以上,所有3级以上晚期毒性反应(作治疗类型调整)都明显减少[HR] = 0.78, p = 0.0476) 。
放射治疗联合短期内分泌治疗与单独放疗相比,3级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及其他反应都明显减少(p 值分别为0.00006、0.0037、0.0127)。
放射治疗联合长期内分泌治疗与单独放疗相比,仅3级泌尿生殖道反应明显减少(p = 0.023)。
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
;鉴于内分泌治疗给患者带来如此多益处,早在2005年EAU指南就推荐,放疗同时行内分泌治疗和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率。
; 2010年前列腺癌NCCN
指南简介;;;;;;;;;;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方法及技术进展;常规外照射 ;盆腔照射野---前后野和两侧野四野照射法;常规照射剂量;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靶区定义;靶区定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