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英语学术论文实用写作 第五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摘要是对科研论文进行简明扼要地概括的文字,科研论文篇幅都比较长,用几行文字交代一下论文的主体内容,可以让读者了解这篇论文的学科归属和大致内容。很多时候科研论文是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通过摘要可以让读者了解这篇论文到底属于哪个学科,同时也了解这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或者是作者的创见,帮助读者决定要不要花时间读这篇文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摘要是为了弥补标题信息量之不足,很多时候我们从标题可以判断一篇论文的学科归属和大致内容,但是当标题所提供的信息论不足时,摘要刚好可以增补读者所需要的信息。 摘要的功能类型 信息型 把论文作者的主要研究发现和论文结论表述出来,即第三人称的陈述 陈述型 相当于第一人称的表述 一.信息式的摘要 以“可能世界与心理空间”这篇论文为例: 摘要:可能世界语义学和心理空间理论是两种比较接近但又各有千秋的语言理论,它们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两者在哲学基础和认识论上的对立。前者奉行的是客观主义,而后者以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与客观主义应该统一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也才有利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 这段摘要完全是客观的表述,说话人在表述文章内容时似乎他自己是不存在的,不以自己的存在为参照。 二、陈述式的摘要 以“优选论在语用学的发展”这篇文章为例: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优选论的产生和发展,并简单介绍了优选论在语用学领域的发展成就。然后,以优选论对称赞语回复策略(CRS)分析为例,论证了优选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天然理论优势,可对语用学中很多尚存问题做出很好解释。笔者认为,用优选理论解释语用现象有很大研究空间。 “陈述式的”必然有一个“陈述者”,陈述者以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为参照点,对另一客体进行点评,“本文”二字体现了说话人的存在,即说话人当下所关注的文章,既有时间信息,即当下,又有空间信息,即摆在说话人眼前的。“然后”体现时间过渡,其参照系也是说话人的当下。“笔者认为”中的“笔者”是说话人在明白表明自己的身份,表明说话人是在场的点评者、参与者。 大部分学术期刊都要求论文摘要采用信息型的方式,明确指出不能使用“本文”“笔者”“我们”等字样。只要论文内容能通过审稿,编辑部在发录用通知时,一般都会通知作者按信息型摘要的规范修改摘要,一般不会因为摘要不合格而使论文不被录用,但是那样一来就得多花时间了。所以,养成了撰写信息型摘要的习惯,可以为自己节省很多时间。要说明的是,对摘要是否做严格的要求,既取决于期刊的品位和宗旨,也取决于编辑的业务水平。 首先,为了向读者或检索系统提供有关当前论文的重要信息,作者要有对文中关键概念的敏锐识别能力,并能有条理性地将这些概念组织起来,用通顺、简炼的语言加以表达。 第二,论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得到与原文等量的主要信息。 第三,正如上文所说,摘要可以是陈述式的,也可以是信息式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作为一般的学术论文,通常采用信息式的摘要,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题的目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及结论;评论、综述性文章以及专著等,通常采用陈述式摘要。 第四,摘要一般以不超过300字为宜,英文摘要篇幅以250个实词左右为宜(按照美国工程索引的要求,其录入文献摘要每篇不超过150个实词),英文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表达方式,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或过去时。 以“从认知角度看语篇信息结构”这篇论文的英文摘要为例: Abstract: Cognition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ext. On the basis of an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tex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nge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inence view and attentional view.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cognitive study to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text still needs further efforts. 这个例子是一位研究生同学写的,字句上欠斟酌的地方我们权且忽略(下文的例子也忽略欠斟酌的地方)。它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如has)和第三人称(如this paper, it);从类型上讲是陈述型的,而不是信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