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数字电子技术练习试题答案解析[第三章][江晓安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WORD格式.资料 .
专业.整理
= =!
布尔代数与逻辑函数化简
1.解:真值表如表3-1所示。将F=1的与项相或即得F的逻辑表达式。
2.
3. 解 对偶法则:将原式+→·,·→+,1→0,0→1并保持原来的优先级别,即得原函数对偶式。
反演法则;将原函数中+→·;·→+;0→1,1→0;原变量→反变量;反变量→原变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非号不变,并保持原来的优先级别,得原函数的反函数。
4.
5.解:
6.解:(1)的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将其二次反求,用求反律运算一次即得与非式,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的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的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2)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3)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4) 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5) 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6) 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7) 卡诺图简化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7. 解 利用最小项卡诺图化简为或与式的过程是:圈“0”
(1) 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
圈“0”
求反一次并展开得原函数的或与式
再二次求反,展开一次得或非式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2) 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简化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2)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3)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4)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5) 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6) 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7) 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或与及或非逻辑图分别如图(b)、(c)所示。
8. 解 与或非式的化简和或与式化简方法相同。圈“0”
(1)化简结果分别为:
5-(2)
5-(3)
5-(8)
其逻辑图分别如图(a)、(b)、(c)所示。
(2)、(3)、(4)化简结果分别为:
其逻辑图分别如图(a)、(b)、(c)所示。
(5)、(6)、(7)化简结果分别为
其逻辑图分别如图(a)、(b)、(c)所示。
9.解:含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化简时,对无关项的处理原则是:对化简有利则圈进卡诺圈,否则不圈。
(1)与或式、与非式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化简结果为:
与或非式、或与式和或非式化简如图(b)所示。化简结果为:
(2)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所示。图(a)圈“1”
图(b)圈“0”
(3)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图(a)圈1,化简结果为;
图(b)圈“0”
(4)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化简结果为:
10 . 解 当输入只有原变量时,为了少用非门,尽可能用综合反变量。化简时,可用代数法,也可用卡诺图法,即阻塞法。一般讲后者较为方便。阻塞法即每次圈卡诺圈时,均圈进全“1”
(1)卡诺图化简过程如图(a)所示。为保证m1、m3、m5不出现反变量,我们将m7圈进,使m1+m3+m5+m7=C,然后再将m7扣除,即,扣除后,就只剩m1,m3,m5,项。称为阻塞项。
其它依次类推,得化简后函数为
其逻辑图如图(b)所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