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等水准.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七:四等水准测量一、实验目的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掌握各项计算检核方法二、实验仪器每组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付水准尺一对,实验指导书,记录表三、实验步骤选择闭合水准路线四个水准点,用粉笔标记起点、中间点安置水准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注意前后距离之差小于5米粗平、瞄准、精平、读数,按后-前-前-后的程序观测,黑-黑-红-红观测顺序检核和计算过程如下:注意限差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1)、视距计算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 后视距离 (9)=(1)-(2)前视距离 (10)=(5)-(6)前、后视距差 (11)=(9)-(10)前、后视距累积差 (12)=本站(11)+前站(12)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2)、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差的检核K为水准尺红、黑面常数差,一对水准尺的常数差K分别为4.687和4.787。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红、黑面读数差不得超过3mm。 后尺 (14)=(3)+K1-(8)前尺 (13)=(6)+K2-(7)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 黑面高差:(15)=(3)-(6)红面高差:(16)=(8)-(7)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17)=(14)-(13)=(15)-(16)±100 上式中的100为两根水准尺红面的起始注记之差,单位为mm。 如果(17)符合要求,则计算高差中数高差中数:(18)={[(15)+(16)±100]}末站的 总高差总高差2.总的计算和检核(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检核 )在手簿每页末或每一测段完成后,应作下列检核:(1)视距的计算和检核(2)高差的计算和检核当测站数为偶数时 当测站数为奇数时3.全路线测量成果的整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检核山地:平原:其中:n为水准路线测站数;L为水准路线长度的公里数闭合差的处理,即内业计算方法见第三章四、注意事项1.在每次读数之前,要消除视差,并使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2.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不能放置尺垫,但转点必须用尺垫,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不能移动。 3.上交资料:实验数据、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上交。实验报告见《测量实验与实习》附录三高程m测站数ni测段号-24改正数mm20辅助计算fh=+24mm n=?ni=20点名实测高差/m+4.918改正后高差m+4.894备注751326487-8158.012A+4.363+4.35562.36713-42+2.413+2.40964.776243-5-3.126-3.12161.6503-764+1.256+1.26362.906B?附合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