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试题.PDF

发布:2017-11-23约3.31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rovided by classicran zjjlpc @bdwm 2010 预防1 班 2009 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形成心球嵴(☆)和动脉干嵴(☆),两条嵴在中线融 合成一条螺旋形的隔膜(☆),称为主动脉肺动脉隔(☆),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试题 将动脉干和心球分隔成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 以后,心球并入心室,故肺动脉和右心室相通(☆), 主动脉和左心室相通(☆)。主动脉、肺动脉开口处的 内膜下组织增厚形成半月瓣(☆)。 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法洛四联症(☆)。它包括肺动脉 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这种畸 形多由于主动脉肺动脉隔偏向肺动脉侧(☆),引起肺 一、问答题:(每题15.0 分,共计45.0 分) 动脉狭窄(☆)、肥大的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膜 部缺损处(☆)。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排血受阻, 1. 简述脾白髓和红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 导致其代偿性肥大(☆)。 脾白髓: 注:每(☆)1.0 分×15 =15.0 分 ①动脉周围淋巴鞘(☆):为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 组织(☆),主要分布着T 细胞(☆),是脾内的胸腺依 赖区(☆)。 二、名词解释:(共计18.0 分) ②脾小体(☆):即淋巴小结(☆),主要分布着B 细胞 (☆),当执行体液免疫应答时,细胞大量增殖,也可 4. 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组成、功能)(3.0 分) 以出现生发中心和小结帽(☆)。 (1)组成:胃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及上 脾红髓: 皮表面的黏液层(☆)构成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①脾索(☆):由富含血细胞的索状淋巴组织构成(☆), (2 )功能:可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上皮细胞的侵蚀 索内分布着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 是脾滤血的主要场所。 注:每(☆)1.0 分×3 =3.0 分 ②脾窦(☆):窦壁由长杆状内皮细胞(☆)平行排列 而成,内皮细胞之间间隙很宽,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和环 5. 网织红细胞 (特性、结构特点、数值)(3.0 分) 行网状纤维围绕(☆)。脾窦外侧有较多的巨噬细胞(☆), (1)特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直径略大于 有利于血液的过滤。 成熟红细胞。 注:每(☆)1.0 分×15 =15.0 分 (2 )结构特点:用煌焦油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 见细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 2. 试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内残留的核糖体(☆)。 (1)光镜结构: (3 )数值:成人,占红细胞总数0.5 %~1.5%(☆); 上皮细胞的高低随功能状态而改变,功能活跃时,细胞 新生儿,可达3 %~6 %(☆)。 增高呈柱状(☆),反之,细胞变低呈扁平状(☆)。细 注:每(☆)0.5 分×6 =3.0 分 胞核(☆)圆形,位于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