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 分:参考学时:总 学 时:60 理论学时:42 课内实践学时:18 实训学时:25 (专用周) 适用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汽车车身诊断与修复》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课程。适用于高职二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有《汽车识图》、《汽车材料》、《金工实训》、《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拆装与调整》、《汽车维护保养》等,后续课程有《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保险与理赔》、《技能培训与鉴定》、《岗位实习》《顶岗实习》等,并为这些课程奠定学习基础。通过《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的教与学,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车身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在汽车运用中能够正确运用车身修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打好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车身构造及修复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根据汽车运用、汽车维修市场的情况,与维修企业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合作,参考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售后维修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岗位任务。通过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修企业车身修复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入手,形成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以培养学生车身修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根据汽车车身的结构、材料、车身焊接、钣金修复工艺过程、涂装等划分教学项目,各教学项目又以工作情境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组织教学。该课程总体框架结构安排如下表。《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安排表序号项目工作任务建议学时理论实践?1汽车车身的结构车身的概述2轿车车身的结构22其他类型汽车车身的结构22汽车车身常用材料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2汽车钣金常用金属材料的种类2其他非金属材料2焊接设备及工艺(电弧焊、氧-乙炔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42车身结构件的拆卸与更换224汽车车身钣金件的修复汽车钣金常用工具和设备(含切割工具)的使用与操作42车身典型钣金件修复工艺(车门的变形修复、翼子板的矫正、发动机罩的修复等);425汽车车身的变形诊断与修复车身变形的检查测量;2车身变形的诊断26汽车车身的涂装修复车身涂装修复设备及基本操作(设备使用、涂料调配);42车身划痕的涂装修复工艺;车身表面的修复工艺;427车身附件的维修钣金件维修及调整(翼子板、机盖、车门等):22附件的维修及玻璃的拆装;224218合计60二、课程目标(一)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要求 在汽车维修企业、汽车4S站等相关企业从事汽车车身修复与汽车维修的技术人员,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任职能力如下: 1、专业能力 (1)能够孰练掌握车身修复的工艺过程以及相关技术规定。(2)能够熟练识读车身钣金及覆盖件的结构图。(3)能够正确使用车身修复的工具及设备。(4)能够根据车身受损情况准确提出修复的方法。(5)能够对车身的变形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矫正。(6)能够用资料说明、核查、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7)能根据相关的技术规定提出车身的维修方案,保证车身修复质量。(8)能遵守劳动与环境保护规定,按照正确操作规范对车身表面进行涂装处理。(9)能检查修复后汽车车身的质量,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内容。(10) 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助材料以及损坏零部件。2、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3)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4)能与客户进行交流与协商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3、方法能力 (1)具有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2)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3)具有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能力(4)具有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5)具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二)职业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1)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3)具有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5)具有一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