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年学科能力测验详解.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0 年學測 自然考科 1
100 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詳解
自然考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
一、單選題:
1. 題目內指出狂牛症病原體為「蛋白質」,故本題主要在考組成蛋白質的成分,故選(E)胺
基酸。
2. 題目內文指出「NDM− 1」基因透過細菌「質體」轉移 ,並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有抗藥性,
故選(D) 。
3. (A)不同界;(B)不同界;(C)不同界;(E)同種。
4. 由圖形得知乙族群的個體數隨著甲族群個體數的波動而波動,可知甲、乙兩種生物存在
著掠食的關係,甲為被捕食者,乙為掠食者,故選(A) 。
5. 題目圖片為臺灣以海拔區分的高山生態圖,甲與乙之間為海拔 3300 公尺的森林線,甲區
因溫度與強風,無法長出高大的植物,乙區為針葉林生態系,故選(B) 。
6. 族群為「時間相同、空間相同、物種相同」,而(B)(C)(D)(E)皆包含多種生物,皆為群集
故本題選(A) 。
7. 1° 子女 AB 型,則親代不可能為 O 型,故(D)錯誤。
2° 若甲為 O 型或 B 型,乙為 O 型,則不可能出現 A 型或 AB 型子代,故(A)(B)(E)錯誤,
故選(C) 。
8. 約 30 多億年前,細菌演化成具有葉綠素,如藍綠菌。藍綠菌被生物學家認為是將大氣組
成逐漸改變為高濃度氧氣的主要貢獻者。藍綠菌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因此是早期
地球大氣中氧氣的供應者,氧氣再與水中鐵離子結合形成氧化鐵。氧化鐵(縞狀鐵礦)
是到了二十多億年前,氧氣大量增加之後,海水中的鐵離子就氧化為溶解度低的三氧化
二鐵及四氧化三鐵而沉積下來。
9. 板塊相向移動、逐漸聚合的運動方式,會產生聚合性板塊邊界,其中一板塊會潛入另一
板塊底下。臺灣地區是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在臺灣東部外海,菲律
賓海板塊由琉球海溝處隱沒入歐亞板塊之下,而南部外海是歐亞板塊隱沒入菲律賓海板
塊之下,歐亞板塊由馬尼拉海溝處隱入菲律賓海板塊之下。
100 年學測 自然考科 2
10. 由 3 月 21 日往後推算,經 4 月、5 月…到 9 月 23 日,共有 186 天,因此平均公轉角速
180°
度為: 186 ╱天。所以可以推論出在 7 月時,地球公轉速率比在 1 月時慢。另外,已
知地球繞太陽的軌道為橢圓,而太陽是位於橢圓兩個焦點之一。地球軌道上有一點離太
陽最近,稱為近日點,有一點離太陽最遠,稱為遠日點。它們分別位於軌道長軸的兩端。
地球於每年 1 月初經過近日點,7 月初經過遠日點。由克卜勒行星第二定律,得知在遠
日點地球公轉速率比近日點公轉速率慢。
11. 恆星的光是氣體在高溫情況散發出來,天蝎座的心宿二為恆星,其顏色呈紅色,其成因
與表面溫度有關;而火星表面則因含大量氧化鐵而呈紅色。
12. 一等星大約比六等星亮 100 倍,每一星等的亮度差為 2.512 倍。該望遠鏡的電子感光晶
片對光的接收量與時間呈線性關係,因此曝光時間增長為 40 分鐘,可拍攝到比原來暗
40 倍的恆星,而亮度比原來暗 40 倍,則星等值增加 4 等,所以可以拍攝到最暗的恆星
為+24 等。
實際水氣壓
13. 相對溼度為空氣中所含的蒸氣壓,定義為: 飽和水氣壓 × 100% ,而飽和水氣壓與氣溫
有關,氣溫愈高,飽和水氣壓愈大;實際水氣與露點的高低有關,露點愈高實際水氣壓
愈大;又知相對溼度是指接近飽和的程度,氣溫與露點兩者相差愈小,則愈接近飽和,
相對溼度就愈大,因此,丙城市相對溼度最高。
14. 空氣中水氣的含量稱為溼度,其與露點的高低有關,若露點 (相對溼度達100%時的溫度)
愈高,則實際水氣量愈多。
15. 颱風的近地面環流為逆時鐘方向旋入,丙的風向幾乎與海岸垂直,可以將大浪捲起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