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实施实验一纱线线密度测试纱线的细度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可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实施
实验一 纱线线密度测试
纱线的细度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可用纱线的直径及线密度等来表示。细度是纱线性质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纱线质量的主要依据。纱线细度不同,纺纱时所用的原料规格质量不同,纺纱工艺设计要相应改变,纱线物理机械性能也不同,因而纱线用途也就不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计算,了解纱线线密度测试原理,学会测试仪器的使用。本实验参阅GB/T 4743—1995。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
YG086型缕纱测长器(见图1)、烘箱、精度0.01g的天平,各种管纱。
图1 YG086型缕纱测长器
1、插纱杆 2、导纱钩 3、张力调整器 4、计数器 5、张力称
6、张力检测棒 7、横动导纱钩 8、指针 9、纱框 10、手柄 11、控制面板
三、实验原理
纱线线密度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因此,测量一定长度纱线的干燥重量,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纱线线密度等指标。
四、实验步骤
(一)、测试准备
1、试样准备
试样数量: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取1缕绞纱。如需计算纱线线密度变异系数,至少应测20个试样,一般测30次。
2、试样长度
试样长度:当纱线线密度小于12.5tex时绞纱长度为200m;当线密度介于12.5~100tex之间时为100m;当线密度大于100tex时为10m。
3、张力称上的摇纱张力
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摇纱张力F0为0.5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F0为0.25cN/tex;对其它变形纱F0为1.0cN/tex。
如果同时摇取缕纱的纱管数小于6只时,摇纱张力f按下列公式:
摇纱张力f =
(二)、仪器调整
1、缕纱测长器纱框周长应在1000±0.5mm范围内,如不在调节纱框伸缩杆。
2、检查张力称的砝码在零位时指针是否对准面板上的红刻线。
(三)、测试操作
1、将纱管插在纱杆上,将纱线引入导纱钩,经过张力调整器、张力检测棒、横动导纱钩,然后把纱线端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记住要将活动叶片拉起。
2、调整张力称上摇纱张力。
3、将计数器根据试样长度规定设定在100圈。
4、将调速旋钮调在200r/min。
5、将计数器显示清零。
6、按下启动键,纱框转动时,注意卷绕过程中张力称上的指针是否在面板上红刻线处上下对称波动或与红刻线平齐,如不符说明摇纱张力没有规定的要求,则调整张力调整器中二根开式平行张力棒与纱线的包围角,使指针指在刻度线附近;少量差异可通过改变纱框转速来达到。在达到规定圈数后纱框自动停止转动。
7、将绕好的各绞纱头尾打好结,接头长度不超过1cm。
8、将纱框上的活动叶片向内扳下,逐一取下各缕绞纱后将其回复原位。
9、再将纱线端逐一扣在纱框夹纱片上,然后按“清零”键复“0” ,重复上述动作,第二次摇取绞纱,直至摇到规定的试样数。
10、用天平逐缕称重,精确到0.01g,再将全部绞纱扎好一起称重;然后在规定条件(见表一)下用烘箱烘至恒定干重,称重时须关断气流,1min后起秤,10min内秤完。
表一:各种纺织材料的烘干条件
材料 腈纶 氯纶 蚕丝 其它纤维 烘箱温度(℃) 110 70 140 105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纱线线密度Tt
式中:G0---烘干纱线质量(g);
L-----测试试样长度(m);
Wk--纱线公定回潮率。
2、纱线线密度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V =
式中:x---一个绞纱的重量(g);
---绞纱重量的平均值(g);
n---验绞纱数
3、纱线百米重量偏差
纱线百米重量偏差=
纱线线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变异系数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六、思考题:
1、推特数、公制支数、旦数、英制支数间的相互关系?
七、实验报告
纱线线密度实验报告单
批样来源: 样品编号:
仪器型号: 实验日期:
品种: 温、湿度:
次数 重量(g) 次数 重量(g)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材料 湿重(g) 第一次烘后称重(g) 第二次烘后称重(g)
实验二 纱线直径测定
纱线细度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可用纱线的直径、可用纱线的直径、截面积以及密度来表示。细度均匀或粗细不匀,表示沿着纱长度方向的纱线直径、截面积以及线密度的变化程度。细度和细度均匀度是纱线性的主要指标,作为考核纱线质量的主要依据。纱线细度不同,纺纱进所用原料的规格、质量不同,纺纱工艺设计要相应改变,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也不同,因而纱线的用途也就不同。纱线细度均匀度影响纱线的实际使用价值及织物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