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 专题突破篇1.1.1第1讲 地球仪、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

发布:2017-05-31约3.29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1讲 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核心精华】 1.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1)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线交织成网,通过所标注的经纬度反映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2)基本应用。 ①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根据经纬度数值确定。 ②判断不同区域之间的方位:东经度增大和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向东的方向,以此可确定东西;北纬度增大和南纬度减小的方向为向北的方向,以此可确定南北。 ③计算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约为111千米,以此可估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2.“3S”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全球定位技术:利用卫星系统对“点状”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为各类用户提供导航服务。 (2)遥感技术:主要用于“面状”地物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 (3)地理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主要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3.等高线分布的表现特点及判断结论: 坡度较陡,适宜发展林牧业 等高线分布较为密集 坡度较缓,适宜发展梯田耕作 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鞍部 两侧为表示山峰的闭合曲线,且数值相等 山脊,多为分水岭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 山谷,多发育河流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 等高线闭合,数值自外向内变小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自外向内变大 结 论 等高线表现特点 热点考向一 经纬网图的基础应用 角度1 经纬网图中的方向、距离判断 【典题1】(2014·福州八县联考)2014年2月8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矗立在南极冰盖之上的“泰山站”,海拔2 621米,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坐标为(76°58′E,73°51′S),距“中山站”(76°22′E,69°22′S)约520千米。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南极考察站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泰山站”位于“中山站”的 (  ) A.正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2)南极是世界上最酷寒地区之一,以下有关其成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B.地势高 C.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D.极地东风影响小 【审题·解题·悟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 1.图表信息: 信息1: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地带。 信息2:泰山站基本位于中山站与南极点之间。 信息3:南极大陆基本都在南极圈以内。 2.材料信息: 信息1:泰山站的海拔。 信息2:泰山站、中山站的经纬度数值。 3.题干信息: 第(1)题:泰山站相对于中山站的方位。 第(2)题:中心词是“酷寒”。 【调动和运用知识】 (1)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特点。 ①经纬线表现:经线为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圆弧线。 ②方向。 b.南北方向:从北极点向外的方向为南;从南极点向外的方向为北。 (2)南极气候酷寒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地处高纬,接受太阳辐射少;②地形:海拔较高,加剧寒冷;③地表状况:冰雪覆盖,反射太阳辐射强;④大气环流:极地东风强劲;⑤洋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比较泰山站与中山站的经度可知,泰山站在中山站的偏东方;比较两站的纬度可知,泰山站在中山站的南方,综合可知泰山站在中山站的东南方向。第(2)题,南极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且终年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南极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势高,气温低;受极地高压带控制,大陆外围极地东风势力强大,加剧了寒冷。 【方法规律】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巧妙判断方法 (1)确定南北方向。 ①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位于北半球的在北,位于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大者在南。 ②无纬度标示符号的经纬网,依据“上北下南”判断。 (2)确定东西方向。 ①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小者在东。 ②分别在东经和西经的两点: a.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 b.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 角度2 区域经纬网的判读 【典题2】(2013·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