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HongKongObservatory.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其他的方法計有減少廢物堆填,節約用紙,種植樹木和防止山火等 * 減少消費亦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因為所有的商品生產都使用大量能 源,製造二氧化碳。(這裏可鼓勵學生列舉其他可行的方法)。 * 「減緩全球暖化,生活要簡樸!」全球氣候變化主要是人類過度虛耗 地球上的能源和資源所致,我們應該從今天起坐言起行,過簡樸生活, 減緩氣候變化,為地球出一分力。 減緩大氣溫室效應的方法 (3) 減少耗費 所有的商品生產都使用大量能源,製造二氧化碳 減緩全球暖化,生活要簡樸! * 氣候變化在過去幾十年不僅是國際科學界的研究焦點之一,近年更成 為公衆的熱門話題。這個簡報主要是為同學介紹氣候變化的基本知 識,全球及香港氣候變化的情況,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 可以怎樣用實際行動來參與,舒緩氣候變化。 * 空氣中主要含有氮氣(約百分之78)和氧氣(約百分之21)。餘下有些微 量氣體,例如二氧化碳、氬氣、氦氣和份量不定的水汽。雖然二氧化 碳相對只佔少量(約百分之0.04),但由於它是溫室氣體,它對氣候變 化卻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式。 * 為什麼溫室氣體會影響地球的氣候呢?地球表面的熱量主要來自太 陽,太陽輻射(可見光) 抵達地球後,令地球受熱。太陽表面的溫度約 6000 度攝氏,但地球表面的溫度只約15 度攝氏,雖然兩者溫差很大, 但如太陽一樣,地球也會釋放輻射。地球表面溫度較低,發出的輻射 波段較長(紅外線),肉眼看不見,但仍可以將熱量散射回太空,令地 球冷卻。如果地球受熱和冷卻的程度相約,地球的長期平均溫度就會 保持大致不變。 * 空氣中的溫室氣體例如二氧化碳會阻礙地球將熱量射回太空。溫室氣 體會吸收部份地球釋放的紅外線,然後再釋放紅外線,將部份熱量射 回太空,但亦有部份熱量射回地球,形成所謂溫室效應。因此,如果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地面吸收的輻射能量會比以前多,地球的氣 溫就會上升。溫室氣體除大家熟悉的二氧化碳(CO2) 外,還包括一氧 化二氮(N2O)、甲烷(CH4)、氯氟碳化合物(CFCs)、臭氧(O3)及水汽 (H2O)。 * 除水汽外,其餘的溫室氣體都跟人類活動有關。二氧化碳主要是由人 類在使用能源及工業的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堆填會產生一氧化二氮; 農業、畜牧產生甲烷;製冷、噴髮膠產生氯氟碳化合物;汽車廢氣產 生臭氧。 * 自1750 年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例如燃燒煤、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 燃料令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急速增加約百分之40。此外人類活動 也令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濃度急劇上升。 * 圖中顯示自有儀器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情況 。21世紀第一個年代是自有儀器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代。 * 除極小部份的海洋外,幾乎所有地區的氣溫都在上升。一般來說,高 緯度地區較低緯度的升幅大,陸地的升幅較海洋的升幅大。 * 位於尖沙咀的香港天文台總部自1885 年就有氣溫記錄。全球暖化,香 港不能獨善其身,加上高密度的城巿發展,天文台總部在上世紀上升 了1.2 度,比同期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還要大。最近30 年(1987-2016) 天文台總部的平均升溫速度是每10 年0.15 度。 * 相信大家都熟悉水的循環:地面及海洋的水透過蒸發和蒸騰變成水 汽,當水汽上升到某個高度便會凝結形成雲,然後降雨。全球暖化會 加劇水循環,令全球平均降水增加。這裏降水包括降雨、降雪等。 * 雖然全球平均降水增加,但跟氣溫不同,不是所有地區的降水都增加。 圖中可見不同地區的降水差異很大,有些地區會增加,有些則會減少。 * 自1947至2016年,天文台總部的年總雨量平均每10年上升39毫米,在統計學上不達5%顯著水平。 年雨量趨勢遠小於年際變化。年雨量介乎最低的901 毫米至最高的3343 毫米。 * 全球暖化會令海平面上升,原因可分為海水受熱膨脹和陸上冰雪溶化。 * 如圖中實驗所示,如海水溫度上升,海水就會受熱膨脹,水位上升。 * 全球氣溫上升會令極地和高山的冰川溶化成水,流入海洋,令水位上 升。 圖中 顯示測潮器及人造衛星錄得的每年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全球平均 海平面的高度在1901至2010 年期間每年上升1.7 毫米,上升速率在 1993 至2010 年期間較高,每年3.2 毫米。 * * 全球暖化不只氣溫上升這麼簡單,大氣環流及化學成份會隨之改變, 天氣及氣候會走向極端。熱浪、乾旱、水浸事件更頻密,大西洋的熱 帶氣旋會增強。 * 香港的每年大雨日數在增加,天文台總部的數據顯示,二次世界大戰 後,每年大雨日數的上升速度為平均每10 年0.3日。大雨日是指該日曾 出現每小時超過30 毫米的雨量,每小時超過30 毫米的雨量是香港發出 黃色暴雨警告的一般性參考指標。 * 隨着香港的氣溫上升,冬季寒冷日數急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