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游褒禅山记及答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目 录
课文翻译
合作讨论
文言实词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导 语
文言句式
知能新整合
走近作者
识记字形
识记字音
了解背景
名言名句
词类活用
问题4
课文主旨
艺术技巧
文言虚词
古今异义
课文诵读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导 语
返回目录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山水之美,令人神往;山水之韵,引人深思。山水之间有真性情,亦有大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一篇饱含哲理的山水游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返回目录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
王安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走近作者
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以政论性为多,《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历来为人传诵,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返回目录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了此文。
了解背景
返回目录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文诵读
返回目录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褒( )禅山 禅( )院
庐冢( ) 音谬( )
窈( )然 好( )游者
瑰( )怪 纯父( )
bāo
chán
miù
yǎo
自主学习·识记字音
知能新整合
zhǒnɡ
hào
ɡuī
fǔ
返回目录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根据注音,填写课文中的汉字。
庐zhǒnɡ 褒chán chán 院
màn 灭 pú 道 jì 游
ɡuī 咎 ɡuī 怪 yǎo 然
昏huò 荒miù xiè 怠
冢
禅
禅
仆
自主学习·识记字形
漫
记
归
瑰
返回目录
知能新整合
窈
惑
谬
懈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自主学习·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卒:死。
文:碑文。
文:文字。
返回目录
知能新整合
阳:山之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自主学习·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有怠而欲出者。
则或咎其欲出者。
言:说。
拥:持、拿。
怠:懈怠。
返回目录
知能新整合
咎:责怪。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自主学习·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叹:感慨。
得:心得,收获。
返回目录
知能新整合
夷:平坦。
观:景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自主学习·文言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实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