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_数学常用公式_基础知识重点内容_及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1158868 第一部分 算术 PAGEREF _Toc251158868 \h 1
HYPERLINK \l _Toc251158869 一、比和比例 PAGEREF _Toc251158869 \h 1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0 二、指数和对数的性质 PAGEREF _Toc251158870 \h 2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1 第二部分 初等代数 PAGEREF _Toc251158871 \h 4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2 一、实数 PAGEREF _Toc251158872 \h 4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3 二、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PAGEREF _Toc251158873 \h 5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4 三、 方程与不等式 PAGEREF _Toc251158874 \h 5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5 四、数列 PAGEREF _Toc251158875 \h 9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6 五、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古典概率 PAGEREF _Toc251158876 \h 11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7 第三部分 几何 PAGEREF _Toc251158877 \h 15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8 一、常见平几何图形 PAGEREF _Toc251158878 \h 15
HYPERLINK \l _Toc251158879 二、平面解析几何 PAGEREF _Toc251158879 \h 17
第一部分 算术
一、比和比例
1、比例具有以下性质:
(1) (2)
(3) (4)
(5)(合分比定理)
2、增长率问题
设原值为,变化率为,
若上升
若下降升
注意:
3、增减性
本题目可以用:所有分数,在分子分母都加上无穷(无穷大的符号无关)时,极限是1来辅助了解。助记:
二、指数和对数的性质
(一)指数
1、 2、
3、 4、
5、 6、
7、
(二)对数
1、对数恒等式
2、
3、
4、
5、
6、换底公式
7、
第二部分 初等代数
一、实数
(一)绝对值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
2、
3、
4、
5、
6、
(二)绝对值的非负性
即
归纳:所有非负的变量
1、正的偶数次方(根式),如:
2、负的偶??次方(根式),如:
3、指数函数
考点: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必然都为0.
(三)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二、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
2、 (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公式
3、 (巧记:正负正负)
4、 (立方差公式)
5、
三、 方程与不等式
(一)一元二次方程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则
1、判别式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 三种形式,即 ,
和(顶点式)。
2、判别式与根的关系之图像表达
△= b2–4ac△0△= 0△ 0f(x)=
ax2+bx+c
(a0)x1 x2
x1,2
f(x) = 0根无实根f(x) 0 解集x x1 或x x2X∈Rf(x)0解集x 1 x x2x ∈?x ∈?3、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的两个根,则有
x1+x2=-b/a
x1·x2=c/a
x1,x2是方程
ax2+bx+c=0(a≠0)
的两根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关于两个根的对称轮换式的数值来:
(1)
(2)
(3)
(4)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可以根据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来求解(参见上页的图像)。
2、一般而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都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临界值。
3、注意对任意x都成立的情况
(1)对任意x都成立,则有:a0且△ 0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