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肿瘤生物学特征;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情况;;;传统的化疗模式;肿瘤治疗模式的历史演变;个体化治疗概念;21世纪肿瘤治疗策略-靶向治疗; 一项覆盖了9个国家和地区,1217例病人的泛亚洲研究表明:没有相关的靶标却接受了靶向治疗,死亡风险将增加185%。;抗肿瘤靶向治疗模式;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肿瘤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 肺癌与EGFR;个体化治疗开始于优势人群;疗效差异带来了思考; EGFR基因型; EGFR常见基因突变类型;;尽早对腺癌患者进行EGFR突变检测;Cetuxamab(西妥昔单抗)
2004年获得FDA审批资格治疗结直肠癌
Panitumumab(帕尼单抗)
2005年7月获得FDA快速通道审批资格治疗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与Kras基因;结直肠癌K-ras突变;结直肠癌与B-raf基因;结肠癌与K-ras、B-raf 基因;乳腺癌与Her2;;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我院个体化用药服务模式;1例肺癌的个体化用药;吉非替尼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女,49岁,结肠恶性肿瘤术后2年,术后行FOLFOX方案化疗6次。复查提示肝转移。院外行FOLFIRI+西妥昔单抗化疗,疗效不佳。;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前和6周期后疗效对比;渠道部第二季度经营分析;最有效的治疗;FDA已修改部分抗肿瘤药物的说明书,并对基因变异对药物的影响给出警告提示。主要包括靶向药物、5-Fu、伊立替康、他莫昔芬、铂类、蒽环类等化疗药物。
遗传变异还决定了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在不同个体中含量和活性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不同。
与传统千篇一律的经验用药相比。根据患者个体的遗传结构差异,实现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用药方式,将成为未来理想的治病模式。; 展望-未来就医模式;;感谢观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