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促排卵药物简介.ppt

发布:2017-05-10约5.28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促排卵药物 一、概述 无排卵是引起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占不 孕症20 %~40 %左右。 二、无排卵的原因 ①下丘脑-垂体功能衰竭导致的性腺功能低落,其特点是血LH、FSH及雌激素水平低下; ②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 其特点是促性腺激素LH/FSH分泌比例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LH 分泌频率及幅度异常增加,而FSH 分泌相对不足,造成血LH/ FSH比例倒置等一类,这类患者雌激素水平相当于卵泡早、中期水平; 二、无排卵的原因 ③卵巢功能衰竭: 其特点是血FSH 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低下 病因——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 ——卵巢发育不良 ——卵巢早衰等 ——高泌乳素血症性无排卵,包括垂体微腺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三、常用药物 1  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 ,CC) 2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 3  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 4  溴隐亭 5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7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1.克罗米芬 CC 为口服活性的非甾体制剂,结构上 与己烯雌酚相似,但有弱的雌激素活性。 机制—CC 在下丘脑水平通过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解除内源性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使下丘脑GnRH 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激活。用药期间,垂体FSH 及LH 脉冲频率和幅度均增加,从而启动卵泡发育。 1.克罗米芬 排卵不是CC 的直接作用,而是继发于卵泡发育所分泌的雌二醇对垂体LH 分泌的正反馈。 CC 制剂为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片剂规格50 mg/ 片。 1.克罗米芬 适应症:—有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无 排卵者(如PCOS患者) —黄体功能不全者 CC 仍是临床上的一线促排卵药物。 ——对于雌激素水平低落 ——高泌乳素 ——高促性腺激素患者 1.克罗米芬 用法:在月经周期或撤药出血的第3~5 天开始用药,50 mg/ d 共5 天, 副反应: 潮热 、腹部不适 、乳胀 、恶心 呕吐 、视觉症状 、头痛 、脱发 卵巢过度刺激(囊肿形成) 等 1.克罗米芬 总的排卵率约为70 %~80 % 妊娠率约30 %~40 % 双胎率约5 % 70 %~80 %的排卵发生在停药的第5~10 天 10 %~15 %在停药11~15 天排卵 1.克罗米芬 CC 诱发排卵失败——停药21 天以上未发生排卵者。 CC 促排卵失败后,应仔细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从而提高疗效。 1.克罗米芬 CC 抵抗”或“耐CC”——采用CC 诱发排卵连续3 个周期失败 约20 %~25 %的PCOS 患者耐CC 原因: ①循环中LH 及(或) 雄激素过高 ②胰岛素抵抗致高胰岛素血症 ③过度肥胖 ④CC 的外周抗雌激素效应, 1.克罗米芬 停药后部分患者对CC 敏感性恢复, 使再次应用CC能获得成功排卵。 有时在停药时可出现自发排卵。 CC促排卵失败的处理: ①对于过度肥胖患者,应首先指导控制饮食及运动,降低体重。 ②肾上腺来源雄激素过高患者,寝前加用地塞米松01375~0175 mg 或泼尼松215~5 mg ,常可获得排卵 1.克罗米芬 ③对于合并胰岛素抵抗和(或) 高胰岛素血症的耐CC 无排卵患者,常需合并或单独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以促排卵。 ④对于由于CC 在子宫内膜及宫颈粘液水平抗雌激素效应所导致妊娠失败的患者,可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促排卵 2.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 来曲唑——芙瑞 适应症:①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多用于抗雌激素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 ②对于CC抵抗或是CC促排卵周期中EM薄的PCOS患者可选择来曲唑促排卵。 2.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 促排卵机理:芳香化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作用,阻断雄激素如雄烯二酮(A)和睾酮(T)向雌酮(E1)和E2转换,使体内雌激素降低,阻断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使垂体Gn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2.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 来曲唑是最常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 半衰期短——48h 不占据雌激素受体,因此,多诱导单个卵泡发育,且没有外周抗雌激素作用(不具有CC的抗雌激素效应) 来曲唑对子宫内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