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睡眠障碍监测与数据采集管理技术规范.docx
1
老年睡眠障碍监测与数据采集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老年睡眠障碍数据监测、采集与管理规范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老年睡眠障碍的监测与数据采集管理具体操作的质控要求,以保证数据质量和数据应用的效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725-2020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
GB9706.226-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26部分:脑电图机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老年睡眠障碍geriatricsleepdisorder
指老年人群睡眠时间的变化(总睡眠时间增长或减少)、睡眠和觉醒节律紊乱、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等。老年睡眠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3.2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3.3信息不对未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可用或泄露的特征。
个人健康医疗数据personalhealthdata
3.4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后能够识别和反映特定自然人生理或者心理健康的相关电子数据。
数据脱敏datadesensitization
通过对个人信息的技术处理,使得个人信息主体无法被识别,且处理后的信息不能被复原的过程,并未对如何具体进行匿名化作出要求。
3.5睡眠分期sleepstaging
正常睡眠结构分为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sleep,NREM)期、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REM)期和清醒期。
健康成年人每晚通常会有4-5个睡眠周期,1个睡眠周期通常为80-120分钟,平均在90分钟左右。
3.6
总睡眠时间totalsleeptime
关灯至开灯时间内实际睡眠时间总和,即各睡眠期(NREM期和REM期)时间的总和。
3.7
睡眠效率sleepefficiency
个人睡眠过程中,通过仪器进行统计的睡眠时长与卧床时间的比值。一般大于8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
2
3.8
睡眠潜伏期latencytosleep
从上床就寝到开始入睡之间的时间,为睡眠潜伏期,成年人一般为20~30分钟,随后进入NREM1期睡眠。
3.9觉醒次数numberofawakening
夜间入睡后觉醒的次数。
3.10
睡眠碎片指数sleepfragmentationindex
在总卧床时间内,醒来的时间与总睡眠时间的比率。
3.11
手腕运动频率frequencyofwristmovement
Actigraphy活动记录仪通过手腕运动来记录受试者日间运动的情况,根据计算方法可得出活动评分,从而获得运动指数。
3.12
睡眠日记sleeplogs
重要睡眠相关信息的每日记录。
睡眠日记通常包括:上床时间、关灯时间、叫醒时间、入睡需要多长时间、睡眠中断的次数、睡眠持续时间、白天小睡的次数、白天小睡持续时间、自觉睡眠质量、饮酒/咖啡因/烟草使用情况、日常用药、日常运动等自评内容。睡眠日记数据可以用于区分清醒但静止的真实睡眠,可能改善睡眠开始潜伏期(SOL)的估计,还可以帮助识别睡眠中断和其他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
3.13
呼吸暂停apnea
口鼻温度传感器通道呼吸气流信号幅度较基线下降≥90%,且事件持续时间≥10s。
基于气流缺失期间有无呼吸努力,进一步分为:(1)阻塞型呼吸暂停:呼吸气流缺失期间,呼吸努力持续存在或增强;(2)中枢型呼吸暂停:呼吸气流缺失期间,呼吸努力持续消失;(3)混合型呼吸暂停:呼吸气流缺失期间,事件起始部分呼吸努力消失,而后呼吸努力恢复。
3.14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
每小时睡眠内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的次数,即AHI指数。
该指标已用于阻塞型呼吸暂停(OSA)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类(AHI5,无OSA;5≤AHI15,轻度OSA;15≤AHI30,中度OSA;AHI≥30,重度OSA),并可以用于指导治疗决策。
4睡眠障碍监测与数据采集管理流程
老年人群睡眠监测与数据采集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睡眠障碍监测、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标注、数据集构建,如图1所示。
a图1.睡眠障碍监测与数据采集管理流程
5需求分析
3
需求分析应结合我国老年人群睡眠数据系统的预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