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2012.11 急性白血病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药物,能损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化疗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出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可能出现粒缺、严重感染、脏器自发出血等致命风险。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标危患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初诊时年龄≥1岁且<10岁; 2、初诊时WBC<50×109/L; 3、非T-ALL及非成熟B-ALL(成熟B-ALL采用B淋巴瘤stage4方案),即B前体细胞ALL(B Cell Precursor ALL); 4、无t(9;22)易位或BCR/ABL融合基因; 5、无t(4;11)易位或MLL/AF4融合基因或其它MLL基因重排; 6、无t(1;19)易位或E2A/PBX1融合基因; 7、第8天(经过7天的强的松实验治疗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000/ul(即强的松反应良好); 8、非CNS3(进入中危组); 9、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或M2,第33天骨髓完全缓解(5%); 10、如有条件进行MRD检测,第33天MRD10-4(PCR或流式细胞术)。 方案组成: 〔诱导缓解治疗〕:VDLD 〔早期强化治疗〕:CAM 〔巩固治疗〕:简称mM,HD-MTX + 6-MP 〔延迟强化治疗〕简称DI,a:VDLD → b:CAM 〔维持治疗〕:6-MP + MTX / VD + IT 总疗程2年。 中危患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无t(9;22)易位或BCR/ABL融合基因; 2、无t(4;11)易位或MLL/AF4融合基因或其它MLL基因重排; 3、第8天(经过7天的强的松实验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00/ul(即强的松反应良好); 4、标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或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1/M2。 5、如条件进行MRD检测,第33天MRD10-2(PCR或流式细胞术)。 同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初诊时为CNS3(没有其它危险因素); 2、初诊时WBC≥50×109/L; 3、年龄≥10岁; 4、T-ALL; 5、t(1;19)易位或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 6、年龄<1岁且无MLL基因重排。 方案组成: 〔诱导缓解治疗〕:VDLD 〔早期强化治疗〕:CAM×2 〔巩固治疗〕:简称M,HD-MTX + 6-MP 〔延迟强化治疗I〕:简称DI-I,a:VDLD → b:CAM 〔中间维持治疗〕:6-MP/MTX 〔延迟强化治疗Ⅱ〕:简称DI-Ⅱ,a:VDLD → b:CAM 〔维持治疗〕:6-MP + MTX / VD + T I T 总疗程:女孩2年,男孩2.5年。 高危患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t(9;22)易位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2、t(4;11)易位或MLL/AF4融合基因或其它MLL基因重排阳性; 3、第8天(经过7天的强的松实验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00/ul(即强的松反应不良); 4、中危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骨髓呈M3。 5、诱导缓解第33天骨髓形态学未缓解(5%),呈M2/M3; 6、如有条件进行MRD检测,第33天MRD≥10-2,或第12周MRD≥10-3 (PCR或流式细胞术)。 方案组成: 〔诱导缓解治疗〕:VDLD 〔早期强化治疗〕:CAM×2 〔巩固治疗〕:(HR-1,HR-2,HR-3)×2 〔延迟强化治疗〕简称DI,a:VDLD → b:CAM 〔维持治疗〕:6-MP + MTX / CA/VD + TIT 总疗程:女孩2年;男孩2.5年。 化疗中药品不良反应及处理: 1、醋酸泼尼松片 、地塞米松: ●主要用于化疗初期的激素预治疗及VDLD方案中,常见不良反应为:血糖增高、消化道溃疡、类柯兴综合征症状、感染、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等。 ●常规处理:补充钙剂、抑酸、监测血糖、血压、注意手及饮食卫生、化疗前常规眼科查体(包括眼底及眼压的测定)。 2、阿糖胞苷 阿糖胞苷是细胞周期特异性的 药物,通过抑制DNA多聚酶来抑制DNA的合成 。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注部位血栓性静脉炎、血液学毒性 、感染、胃肠道相关不良反应 (包括厌食、腹泻、口腔或肛门的炎症或溃疡、小肠毒性可伴有肠梗阻、出血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发热、皮疹(面色潮红)、结膜炎、脱发、肾功能损害、神经炎或神经毒性等。 常规处理:退热、抗过敏、口腔护理及肛周坐浴、激素眼药水滴眼、维生素B6静滴等。 3、硫唑嘌呤 通过对RNA代谢的干扰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擦没。 常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亦可发生皮疹,偶见肌萎缩。 处理:预防感染、刺激因子、监测肝功等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