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工潮逆潮回归现象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PDF

发布:2017-12-28约1.07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96 年第 7 期 “民工潮”“逆潮回归”现象的理论思考 张茂林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 一 近年来 ,“民工潮”出现了一种新现象 ———民工“逆潮回归”,一些学到了技术 、开阔了眼界 、 积累了资金的外出民工 ,返回家乡创办乡镇企业 ,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发展农业生产 。目前 , 民 工的“逆潮回归”, 由于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乡镇企业发展状况不一 ,我国 产业结构调整自东及西扩展的差异 , 以及农民外流规模大小悬殊等 ,也存在着一个自东部及中 部再到西部的反梯度发展过程 。东部地区外出的农民回归强度最强 , 中部次之 ,而西部最弱 。 但从规模而言 ,则是中部最大 ,东部次之 ,这主要由于我国中部地区是民工外流的主要源地 。 例如 : 山东省有名的劳务输出大县临朐 ,每年在外打工者多达 10 万人次 ,近年来 ,随着县域经 济环境的改善 ,3 万余打工仔 、打工妹携艺带资返乡 ,一批有技术专长有经营头脑的打工者回 乡施展才华 ,创办起 400 余家工厂商店 ,消化吸收劳动力 11 万人 。江苏省响水县现已有近 2 万人带资金技术信息等回到家乡创业 。湖南省冷水滩市 ,5 万多名外出打工的农民已有 3 万 多人返乡重操种养业 , 已有 40 %的人成了种养大户 ; 宁远县在外务工人员 ,利用积累的资金 、 技术和与东部的联系 , 回乡搞建设 ,办成企业 126 家 ,300 多人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带头人 ;安 化县有 2000 多名外出打工者返乡 ,87 人担任乡村企业领导 ,34 人领办创办 2 1 家乡镇企业 , 15 1 人创办了个体私营、股份合作企业 12 家 ,850 名回乡镇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工 作 ,1000 多人投入农业开发 ,创办林 、果 、药场 110 多个 ,为山区经济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 。湖 北省大冶县金干镇 ,外出经营打工的2000 多名农民 ,现已有 700 多人回归家乡 。四川宣化县 农民工于 1993 年回乡创办企业 200 多家 ,总投资 600 多万元 ,吸引劳动力 3000 多人 。江西广 丰县打工者回乡创办了 600 多家乡镇企业 ,3000 多家户办企业 ,160 多家联户企业 。安徽蒙城 共有乡镇企业 2 . 1 万个 , 由外出回乡人员领办创办的占57 % 。 虽然 , 目前民工“逆潮回归”的规模尚且较小 ,但将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城乡差距 、 东西差距的逐步缩小 , 以及先前回归农民创业致富产生的示范效应加强 ,而出现一种连锁反 应 。这种回归连锁反应又会因外出方式的连锁迁移得以强化 ,使回潮规模越来越大 。据中国 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珠江三角洲外来民工课题组的研究 ,72 . 4 %的被调查民工明确表示不打 算长期留在珠江三角洲 。在打算回乡者中 ,34 . 1 %的人谋求在家乡企业中干事 ,24 . 3 %的人想 干个体户 ; 13 . 3 %想创办企业 ,想务农者占15 . 9 % ,足见回乡创业的潜在势能之大 。 “逆潮回归”的民工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作为“民工潮”分化的结果 , 回归民工在外出者 ( ) 整体特征框架之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根据安徽阜阳地区的调查 , 1 在回乡的民工中 ,30 — 40 岁的中青年占大多数 , 比重为 7 1 % ,年龄分布较外出民工向后推移 ,这与从打工到创业尚需 5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发展过程以及该年龄段的人思想较为成熟 、阅历也有所丰富及创造力最旺盛有关 ; (2) 具 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 ,60 %左右的人原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 干 ,20 %则既是技术骨干又是中层经营管理人员 ,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高达 81 % ; ( 3) 一般 外出 5 —10 年 ,思想中已溶入城市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观念 ,具有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自强 不息的进取精神 。正是由于他们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又积累了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