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选择题专项13 物质能量、能垒变化图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pptx

发布:2025-02-27约1.18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热点专题考试类型;(打破反应机理、电化学壁垒)(2024·河北高考)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Mg-CO2电池,以Mg(TFSI)2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获CO2,使放电时CO2还原产物为MgC2O4。该设计克服了MgCO3导电性差和释放CO2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Mg2+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对上述电池放电时CO2的捕获和转化过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反应路径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2.能垒图

(1)图中“爬坡”与“下坡”各对应一个基元反应。

(2)最大能垒:“爬坡”即能垒,最大能垒步骤属于“慢反应”,决定整个反应的速率。相反,能垒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提高慢反应速率即能提高逆反应速率;3.循环图和微观原子模型;(1)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中间产物;(3)考查方向

①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融合:考查微观结构,如电子排布、化合价、σ键、π键、配位键、分子空间结构、轨道杂化等。

②与无机化合物融合:考查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等。

③与有机化合物融合:通过反应本质——断键和成键,判断有机反应类型、有机产物种类。;;解析:由题图可知,生成Y的速率大于生成Z的速率,则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小,C项、D项错误;结合ΔH1、ΔH2均小于0可知,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能量:X>Y>Z,A项错误,B项正确。;2.(循环类反应机理)(2023·湖南高考)N2H4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Ru(Ⅱ)催化剂(用[L-Ru-NH3]+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3.(肼合成酶——Fe2+配合物)(2023·全国新课标)“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2OH与NH3转化为肼(NH2NH2),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解析:NH2OH、NH3和H2O的正电重心和负电重心不重合,均为极性分子,A正确;由反应历程可知,有N-H、N-O键断裂,还有N-N键的生成,B正确;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过程中,Fe2+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后面又得到电子生成Fe2+,C正确;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H2NH2有两个氢来源于NH3,所以将NH2OH替换为ND2OD,不可能得到ND2ND2,而是得到ND2NH2和HDO,D错误。;4.(有机催化反应机理)(2023·浙江6月高考)一定条件下,1-苯基丙炔(Ph-C≡C-CH3)可与HCl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A.反应焓变:反应Ⅰ>反应Ⅱ;?;谢谢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