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静电大班科学教案.pdf
有趣的静电大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静电大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操作与尝试,使幼儿初步
发现感知静电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能用较连贯、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与
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与常规。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报纸、一个气球、一把尺子,许多的纸人与蛋壳娃
娃。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操作尝试。
(1)“请幼儿想办法帮助老师把这张报纸贴到墙上。”引
入课题——不用任何材料,将报纸贴到墙上。
(2)幼儿操作、尝试。发现幼儿将报纸贴到墙上,及时进
行表扬和鼓励,并请幼儿说出是如何操作的。使幼儿了解摩擦后
产生静电,才使报纸贴到墙上的。
(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及发现。“小朋友是怎样让报纸
贴到墙上的?”得出结论:“将报纸摩擦后,它带上了魔法就贴
到墙上了。”
2、我和气球做游戏。
“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气球,请大家想办法使
气球也带上魔法,让它贴到你的身上。”引导幼儿用刚学到的“摩
擦”的方法,使气球贴到自己或同伴的脸上、身上、头发上……
教师可鼓励幼儿说出是如何做到的,进一步感知摩擦产生静电的
科学现象。
4、娃娃跳舞。
想办法使尺子也带上“魔法”,使桌子上的纸人飞起来,让
“蛋壳娃娃”跟着尺子来跳舞。(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知道静
电不仅能使物体贴到别的东西上,还可使这个物体吸起来别的东
西。)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多让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
5、看谁吸得快。用尺子将纸人吸起放到小筐里。
活动延伸
幼儿带上尺子到户外面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尺子
吸起来。
有趣的静电大班科学教案2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各种静电现象。
(2)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常用的三种起电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讨论建立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三种起电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起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起电,
______________起电,_______________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
1、思考与讨论:日常生活中,你了解或碰到过的关于静电
的现象有哪些?请举例。根据初中的学习,怎样使物体带电?如
何检验?
结论:
2、讨论与探究:以摩擦起电为例,探讨起电的本质。(静
电现象的解释)
结论:
3、讨论与探究:摩擦起电是使物体带电的唯一方法吗?
1、课堂巩固:(1)学习与评价P2、1
(2)学习与评价P2、2
(3)(双选)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带绝缘柄的金属
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
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B、可能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一定带负
电
(4)学习与评价P2、4
2、课后提升:(1)书本P5、1——3
(2)学习与评价P3、5——10
请完成思案
有趣的静电大班科学教案3
【活动设计】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
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
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
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
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
望。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
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
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