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发布:2016-07-16约6.7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7 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根据国家政策随时更新) 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2年学校有5个专业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学科简介 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介绍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设立最早、实力最雄厚的传统学科之一。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民族学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积淀最为浓厚的特色学科。1951年,创建民族研究室,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等参与了全国民族调查,为土家族、黎族等中东南民族识别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著名民族学家吴泽霖先生创建了国家民委直属重点研究机构——民族研究所,随后又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近年来,分别组建了“民族学人类学文献资料中心”和“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实验室”。民族学学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拥有较高学术平台。民族学现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一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现有正高级职称22人,博士生导师13人,85%的研究者有博士学位。2004年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学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积累了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2011年,学校设立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专家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民族学各二级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工作。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累计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发表和出版论著近600篇(部),有5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目前,学校民族学学术团队已有10余人次被推选为相关国家级学术团体的会长和副会长。 二级学科博士点介绍 民族学 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研究方向。 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研究方向,立足中南,兼顾全国,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长江流域以及中南地区以回族为主的散杂居民族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散杂居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务。主要着力点有二:一是加大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着重研究影响散杂居民族的突出问题,如散杂居民族关系、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问题。二是关注回族以及伊斯兰教在散杂居民族问题上的突出地位和影响。 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主要侧重民族教育的理论与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践创新、发展预测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和政策系统;侧重民族教育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民族学校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民族教育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证体系、教育立法等问题的研究。旨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管理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 近几年,本学科该研究成果丰硕。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研究方向出版了《湖北回族》、《中南地区回族史》等 10???部著作、100余篇论文,并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等课题有10多项,如 “长江流域散杂居区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关系研究”、“中国中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应对机制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在国内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6篇,出版专著24部。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奖励数10项,其中《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民族院校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博士点目前设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两个研究方向。 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时重视研究古今中外民族问题,特别是当代的民族问题,揭示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 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以应用研究为特色,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研究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着力解决当代中国现实的民族问题,探索民族政策的与时俱进,推进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本学科在国内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完善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