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报告六SIMULINK交互式仿真集成环境.doc

发布:2017-04-12约1.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时间: 2011.12.29 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中心7号机房 一、实验名称:SIMULINK交互式仿真集成环境 二、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系统的建模方法和求解传递函数的方法。 2.学会用两种方法进行仿真(程序法和模块图法)。 三、实验内容: 例: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1(s)= G2(s)= H(s)=,求T(s)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解:方法一:程序法 num1=[1 3 2]; den1=[1 4 3 7]; G1=tf(num1,den1) Transfer function: s^2 + 3 s + 2 --------------------- s^3 + 4 s^2 + 3 s + 7 num2=[1 4]; den2=[1 6 5]; G2=tf(num2,den2) Transfer function: s + 4 ------------- s^2 + 6 s + 5 G=G1*G2 Transfer function: s^3 + 7 s^2 + 14 s + 8 ------------------------------------------ s^5 + 10 s^4 + 32 s^3 + 45 s^2 + 57 s + 35 num3=[1 5]; den3=[2 5 8]; H=tf(num3,den3) Transfer function: s + 5 --------------- 2 s^2 + 5 s + 8 T=feedback(G,H) Transfer function: 2 s^5 + 19 s^4 + 71 s^3 + 142 s^2 + 152 s + 64 -------------------------------------------------------------------- 2 s^7 + 25 s^6 + 122 s^5 + 331 s^4 + 607 s^3 + 764 s^2 + 709 s + 320 zpk(T) Zero/pole/gain: (s+4) (s+2) (s+1) (s^2 + 2.5s + 4) ---------------------------------------------------------------------- (s+5) (s+3.698) (s+1) (s^2 + 0.1879s + 2.182) (s^2 + 2.614s + 3.965) bode(T) figure,nyquist(T) figure,nichols(T) 方法二:模块图法 示波器输出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由此图形可以判定,该系统的稳定性不太好的,需要对影响稳定性的参数进行修改,实使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用两种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程序法和模块图法)。这两种方法都很方便、很实用,特别是在机械控制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仿真,判断系统的稳定性。Matlab的操作简单易行,而且形象、精确,给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 1 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