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抗全身性蠕虫感染剂型的研究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阿苯达唑抗全身性蠕虫感染剂型的研究进展
* #
梁 莉 ,张鸿燕,王法琴,焦海胜(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兰州 730030)
中图分类号 R9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3)17-1618-03
DOI 10.6039/j.issn. 1001-0408.2013.17.31
摘 要 目的:了解阿苯达唑治疗全身性蠕虫病感染剂型的研究进展。方法:依据文献,综述了阿苯达唑在抗全身性蠕虫感染剂
型及疗效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在阿苯达唑新剂型研究中主要通过改变剂型、处方组成和工艺过程等方法来
改变药物的分散状态,或通过改变用药途径和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等达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目的。阿苯达唑新剂型的研究主
要涉及脂质体、固体分散体、纳米粒、微球、缓释微囊、微粒、磁性水凝胶等;其在提高了阿苯达唑的生物利用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抗
全身性蠕虫病感染的疗效。
关键词 阿苯达唑;全身性蠕虫病;剂型;研究进展
阿苯达唑(Albendazole ,ABZ ),又名丙硫咪唑,是治疗多 的循环时间(t1/2>40h )。其在组织中的分布相对平均,大部分
种蠕虫病的首选药物,且对虫卵的发育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 药物仍在中央腔隙,仅有10%~15%的剂量到达肝脏。血液
杀灭人体内虫卵和幼虫的功效。ABZ 性质稳定、毒性较小,在 中循环时间的延长,使得PEG 脂质体给各种药物提供了提高
[1] [5]
体内代谢为砜和亚砜,其中活性代谢物阿苯达唑亚砜 在血浆 治疗指数的平台。Horiuchi A 等 使用卵磷脂-PEG 胆固醇-
中浓度较高,可透入组织与体液;无论对肠道线虫还是组织内 ABZ (10∶13.6∶2.5,m/m/m )制备ABZ-PEG 酯质体,治疗幼虫移
寄生的蠕虫如旋毛虫、囊虫与棘球蚴均有良好的效果,对于全 行症,提高了对感染犬弓蛔线虫的小鼠脑部和肝脏的靶向性,
身性的绦虫感染特别是不能手术的或散播型的包虫病和神经 使幼虫减少。
[6]
系统囊虫病人使用药物化疗均能提高疗效和安全性,降低复 Panwar P 等 使用传统的快速蒸发法成功制备了ABZ 脂
[2] 质体和PEG 脂质体控释剂型,分别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 )-
发率 。但由于ABZ 为难溶性药物,口服片剂溶解度极低,在
肠道内吸收极少,生物利用度极低,因此主要用于靶向治疗胃 胆固醇(CH )(6∶4,物质的量之比)和PC ∶CH ∶PEG (5∶4∶1,m/
肠道内的寄生虫。然而这种特性对有效治疗动物和人类组织 m/m )组成。并比较了这两种脂质体在粒径[分别为(157±
内的蠕虫病感染,如包虫病、丝虫病则是非常不利的。针对 7.6)nm 和(160±8.7)nm ,4 ℃]、包封率(分别为81%和
ABZ 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本身的缺点,为了 72%)、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方面的差别。ABZ 的释放率以游
提高ABZ 生物利用度,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目 离ABZ 、ABZ 传统脂质体、ABZ-PEG 脂质体依次呈现递减的
前国内外对ABZ 新剂型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该药物的 趋势。ABZ 从脂质体中释放具有缓释性,240min 累积释放度
体外溶出速率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或制备靶向制剂以提高疗 不到50%。由于结合了纳米粒径和脂质体的特性,在全身循环
系统中延长的滞留时间可帮助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