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艺工法qc攻克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题.doc

发布:2018-05-25约6.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表程序 一、QC小组基本情况 …………………………………002 二、工程概况……………………………………………003 三、选题理由……………………………………………003 四、基本做法……………………………………………004 五、开展PDCA循环……………………………………004 1、第一次PDCA循环……………………………005 2、第二次PDCA循环……………………………010 六、取得主要成果………………………………………012 七、几点体会……………………………………………013 八、今后的打算…………………………………………013 一、QC小组基本情况 1、小组概况 2、QC小组成员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 务 组内职务 接受TQC 教育时间 1 男 34 硕士 项目经理 组 长 60 2 男 27 大本 项目总工 副组长 60 3 男 30 大专 副经理 副组长 60 4 男 39 大专 副经理 组 员 48 5 男 25 大本 工程部长 组 员 60 6 男 35 中专 技术员 组 员 48 7 男 27 大本 实验主任 组 员 60 8 男 23 大本 测量(监测)主管 组 员 48 9 男 35 中专 质检员 组 员 48 10 男 34 高中 电工 组 员 48 11 男 31 高中 作业队长 组 员 60 12 男 27 高中 现场施工员 组 员 48 本小组成员平均年龄30.6岁,文化程度包括大中专到初中五个层次,接受TQC教育平均时间54小时,接受教育人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现场作业队长及现场施工员等,符合现场施工管理需要。 3、小组宗旨:依靠技术,攻克难关,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活动情况:QC小组坚持每周活动不少于两次,出勤率97.5%,发言率88.2%。提出合理化建议6条,采纳6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程概况 xx轨道交通6号线16标段包括xx站、xx站、xx工作井及工作井至xx站明挖区间。xx车站长164.6m,标准段结构净宽18.8米,标准段埋深约12.04米,为地下二层岛式结构。xx车站主体全长387.5米,标准段宽16米,标准段埋深约10米,为地下一层岛式站台车站形式。xx工作井为盾构始发井,尺寸为21.2×13.2米。工作井至xx站为明挖区间,全长136米。本标段所有工程均采用明挖顺作法进行施工。 xx站位于xx市东明路东侧,骑跨成山站,两端头均为盾构工作井。该车站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所处的地貌单一,属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广阔,场地标高在4.46~4.03m之间,高差0.43m,车站的底板结构处于灰色淤泥质粘土和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层、粘土层、粘性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灰色粘土、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为潜水类型,埋深约0.5m,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并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xx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标准段及端头井围护结构采用0.6米厚地下连续墙,标准段地下连续墙长208延长米,共36幅槽段,墙深25米;端头井地下连续墙长119.4延长米,共24幅槽段,墙深27米;换乘段地下连续墙长56.7延长米,共10幅槽段,深36米,厚0.8米,垂直于车站走向的换乘段有8幅地下连续墙,深23.86米,厚0.8米。 三、选题及选题理由 (一)、选题:开展QC活动,攻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关 (二)、选题理由: xx轨道交通6号线土建16标xx站地下连续墙存在如下特点: 1、地质条件极差,施工场区内管线众多,周边建筑物离基坑较近,施工安全威胁大。 2、整个全长167m长的xx车站由于管线及道路翻交被分割成四段进行施工,对地下连续墙分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是我公司第一次接触的施工工法,对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上述该工程的实际特点,如何安全、优质的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对我单位施工技术水平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为了确保我单位立足xx,在xx浦东新区建设中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部成立了专门QC攻关小组,选择了“开展QC活动,攻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关”为课题开展QC攻关活动。 四、基本做法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成槽、钢筋笼制作及砼灌注施工工序,制定工序质量标准及施工工序流程图。 2、制定小组活动制度、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质量检查、安全监督以及资料收集制度等。并随活动进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根据施工工序流程图,围绕成槽、钢筋笼制作及砼灌注等工序开展活动。 五、开展PDCA循环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