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5.2.3 地履震级和烈度 地震能否使某一地区建筑物受到破坏,首先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和该建筑区距震中的远近,距震中愈远则受到的震动愈弱。所以需要有衡量地震本身大小和震动强烈程度的两个尺度,这就是震级(Magnitude,Ms)和烈度(intensity,代号I),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尺度,不能混淆起来。 5.2.3.1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念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固定的,所以无论在任何地方测定只有一个震级。 释放能量大小可根据地震波记录图的最高振幅来确定。但是由于波动远离震中要衰减,不同地震仪器的性能不同,记录的波动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须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因此,按李希特一古登堡的最初定义,震级是距震中100km的标推地震仪(周期0.8s,阻尼比0.8,放大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以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震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XII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基岩上的拱桥 0.91~1.00 毁灭 XI 100 (72~141) 1000 (708~1414)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的拱桥破坏,大多数烟囱从根部破坏 0.71~0.90 倒塌——大部倒塌,不堪修复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出几尺远,有抛起感 X 25 (19~35) 500 (354~707) 地方出现裂缝、基岩上可能出现裂缝、滑坡、坍方常见,砖烟囱出现倒塌 0.51~0.70 严重破坏——墙体龟裂,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坐立不稳,行动的人可能摔跤 IX 25 (19~35) 250 (178~353) 干硬土上变有裂缝,大多数砖囱严重破坏 0.31~0.50 中等破坏——结构受损,需要修理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VIII 13 (10~18) 125 (90~177) 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 0.11~0.30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但不防碍使用 大数多人仓惶逃出 VII 6 (5~9) 63 (45~89) 河岸和松软土上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0~0.10 损坏——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 惊慌失措,仓惶逃出 VI 3 (2~4) 31 (22~44) 不稳定器翻倒 门窗、屋顶、屋架颤 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 室内普遍感觉,室外多数人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V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门窗作响 室内多数人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IV 悬挂物微动 门、窗轻微作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感觉 III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感觉 II 无感 I 速度/(CM/S2)(水平向) 加速度/(CM/S2)(水平向) 平均震害指数 大多数房屋 震害程度 考物理指标 其它现象 一般房屋 人的感觉 烈 度 表5—2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使用说用 (1)烈度VI度,判定地震烈度以房屋震害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X度应结合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程度,并根据地表现象来确定;XI、XII度的评定,需要专门研究。 ?(2)“一般房屋”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指土构架和土、石砖墙构造的旧式房屋和单层或多层未经抗震设计的新式砖房。由于我国城市目前一般都已设防,有的乡村也开始设防,烈度表中的“一般房屋”一般已不普遍,调查中应区别设防与不设防的房屋破坏程度对烈度的反映,给出合理的烈度值。对于质量特别差或特别好的房屋,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表列各烈度的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予以提高或降低。 (3)“人的感觉”指平房内或楼房低层内人的感觉。 (4)表中震害指数是对上述“一般房屋”而言。“完好”为0,“毁灭”为1,中间按表列震害程度分级。平均震害指数是对所有房屋的震害指数的总平均值而言,可以用普查或抽查的方法确定之。 (5)使用本表时可根据地区具体情况,作出临时的补充规定。 (6)烟囱指工业或取暖用的锅炉房烟囱。 (7)表中数量词的说明:个别:10%以下;少数:10%~50%;多数:50%~70%;大多数:70%~90%;普遍:90%以上。 (8)对重要的工业设施,如桥梁、重要车间、高层建筑、巷道等,要进行专门的调查,在调查中应结合设防情况进行评估。 5.3 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 从震源机制的讨论中已知,地震特别是浅源地震,其产生多与断层错动有关;从大区域震源机制的研究可以确定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情况这一点也可得出,地震的分布和发生与大地构造密切相关。所以,用地质学的方法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