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章 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详解.ppt

发布:2016-03-23约7.53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易 错 警 示 正确理解中和热,注意操作与计算细节 (1)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2)酸碱溶液应当用稀溶液(0.1~0.5 mol·L-1)。若溶液浓度过大,溶液中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就大,电离程度达不到100%,这样使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会消耗一部分补偿电离时所需的热量,造成较大误差。 (3)使用两只量筒分别量取酸和碱。 易 错 警 示 (4)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测完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5)取多次实验t1、t2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而不是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1.ΔH的比较 比较ΔH的大小时需考虑正负号,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ΔH ;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ΔH 。 2.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盖斯定律求算: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 有关反应热的比较、计算 考点四 I 越小 越大 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 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3)根据物质燃烧放热的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1.试比较下列三组ΔH的大小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 ΔH10 A(g)+B(g)===C(l) ΔH20 则ΔH1____ΔH2(填“”、“”或“=”,下同)。 深 度 思 考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S(g)+O2(g)===SO2(g) ΔH10 S(s)+O2(g)===SO2(g) ΔH20 则ΔH1____ΔH2。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C(s)+O2(g)===CO2(g) ΔH10 C(s)+2(1)O2(g)===CO(g) ΔH20 则ΔH1____ΔH2。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点三 燃烧热、中和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考点四 有关反应热的比较、计算 考点五 能 源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变化和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守恒和 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 (1)定义: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 (2)符号: 。(3)测量仪器:量热计 (4)单位: 或 。 焓变与反应热 考点一 I 物质 能量 质量 能量 热能 热量 ΔH kJ·mol-1 kJ/mol 吸 放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当△H为“-”或△H<0时,为 当△H为“+”或△H>0时,为 练习:已知反应N2(g)+3H2(g)=2NH3(g)的△H=-88.4 kJ/mol,键能H-H:436 kJ/mol,N-H:390.4 kJ/mol,试计算N≡N的键能。 X+3×436-6 ×390.4=-88.4 X=946(kJ/mol)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常见的放(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 2.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4.大多数化合反应 5.铝热反应 6.金属的氧化 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2. 用C 、H2 、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4.盐类的水解反应 5.强、弱电解质的电离 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H=E生成物-E反应物=(键能)反应物-(键能)生成物 联系 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 生成物键能反应物键能 键能变化 E生成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