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海水的性质——探海底断崖之谜 课件.pptx
号核潜艇遇难事件
1963年4月10日,美
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
忽然沉入了2300米的海底,
造成129名船员全部遇难。
导入
教材50页:美国“长尾鲨”
什么是海底断崖?
这一现象和海水的哪个理化性质有关呢?
F浮=pgv排
资料图: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USSThresherSSN-593)
海水的密度定义、影响因素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影响因素:
0150
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思考:比较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和密度分布,说出海洋表面密度的分布规律,
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面海水密度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
并思考影响因素?
海洋表面密度图
海洋表面温度图
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资料:“死海的传说”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
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盐度很高。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
占死海全部水量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尽管死海不是海是一个咸水湖,但是死海的故事说明水的密度还受哪一因素的影响?
水的密度还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大海水的密度就越大。
20
10
0
N温度/℃
图3.16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
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若海水的密度取1.03克/立方厘米,根据静水压力公式:P=pgh,
则一个大气压相当于水深10.03米。换句话说,即每增加水深10米,约增加一个大气压。
思考:海水的密度在垂直方向上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受到海水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加,体积变小,密度增大。
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大洋表面海水密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深度
盐度
温度
低纬度海区高纬度海区
表层
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
垂直方向上
变化很小
从海面到一定深度
海水密度变化不大
随着深度
的增加
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深度/m
海水密度垂直变化图
分布规律——垂直分布
密度/kg·m-3
赤道海区
1000|
2000
在了解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之后,请同学们运
用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思考“海中断崖”形成的原因,并尝试画出潜艇遭遇“海中断崖”时海水的密度垂直分布示意图。
探海底断崖之谜
密度低
南海舰队成功处置“断崖”险情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南海舰队潜艇处置重大险情创奇迹
ZU
我国“372”潜艇自救成功案例
江
号
【资料】:“密度跃层”
人们把海水密度在沿垂直方向上突然变大的水层叫!
密度跃层。密度跃层是海水的密度由很小到很大的一个飞跃变化的过渡水层,有的甚至厚达几米。一般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人们又把密度跃层称为“柔软的!液体海底”。
因为密度跃层犹如海水中隔了一层屏障,使上下层
海水之间的循环、对流受阻。当下层海水的鱼类所必需的溶解气体一旦用尽,又无法从上层水中得到相应的补充,致使鱼类和其他生物窒息而死。同样,上层水中海洋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盐也得不到下层水的供应,致使它们不易生长和繁殖。
问题:
1.“密度跃层”与
“海水断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密度跃层”对潜
艇航海和渔业生产有何影响?
课后作业——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