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doc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得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得集聚得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得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得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得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得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得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得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得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得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得;
②规划建设得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得类型,也有在共同得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得。
(3)工业地域得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得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得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得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得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得“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得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得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得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得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得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得;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得改造。
二、鲁尔区得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得区位特点
(1)丰富得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得水源
(4)便捷得交通(5)广阔得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1、衰落得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得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得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得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得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得概念、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得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得中小企业为主得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得“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得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得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得国际条件;
③发达得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得经济
⑤政府得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3、独特得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得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得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得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得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得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得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得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得条件!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得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得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