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学实验基础要点解析.ppt

发布:2016-05-09约2.49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 理 实 验 基 础 知 识 测量仪器读数 一、不需要估读的仪器 此类仪器有游标卡尺、秒表、电阻箱。 二、需要估读的仪器 此类仪器有刻度尺、弹簧秤、温度计、天平、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等 。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一起,常用的游标卡尺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这三种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分别为0.1mm、0.05mm和0.02mm。 读数方法为:测量值=主尺的读数+(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格子数×精确度) 不要估读 一、游标卡尺 图1 例如: 图1的读数为 图2的读数为 图3的读数为 图2 图 3 29mm+8×0.1mm=29.8mm 5mm+3×0.05mm=5.15mm 8mm+15×0.02mm=8.30mm 是否对齐的判断 二、螺旋测微器 读数公式: 测量值=固定刻度示数+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示数×0.01mm [经验之谈]: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的刻度值是以mm为单位; 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 0 20 25 15 测量值=6.5+ =6.703mm 20.3×0.01mm (6.702mm~6.704mm均正确) 图 6 如图6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8.5mm+10.0×0.01mm=8.600mm。 读数练习 1. 2. mm mm 4.078 5.665 3. 4. mm mm 0.531 0.484 mm 7. mm 6. mm 5. 0.049 1.025 3.373 三、电表的读数 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原则:凡最小分度值是以“1”为单位的.需读到精度的下一位,即需要估读;若恰与某格对齐,则在精度的下一位补“0” 0 1 2 3 A 读数:0.70A 基本仪器的读数 0 1 2 3 V 读数:2.40V 如图8所示安培表指针位置,若用0-0.6A量程时, 读数为0.32A 凡最小分度值是2或5个单位的:应估读到精度的同一位(将最小分度分为二等分或五等分) 0 0.2 0.4 0.6 A 读数:0.14A 基本仪器的读数 读数:0.37A 0 0.2 0.4 0.6 A (3)当电压表在15伏档位,表盘的最小分度值为0.5伏/格,虽能准确读到0.5伏,但误差仍出现在最小分度值的同一数位上,即伏特的十分位。其估读法则是:将最小分度分为五等分。 如图7所示伏特表指针位置,若用0-15V量程时, 读数为12.5V。 图 7 一:电流表的“外接法”与“内接法” A Rx V (a) A Rx V (b) 电流表的外接 电流表的内接 I Ix IV R测= U/I R真= U/Ix R测 R真 ﹤ U I U R测= U/I R真= Ux Ux/I R测 R真 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 接法选择 电表接法 电压表的分流 电流表的分压 (Rx远小于Rv) (Rx远大于RA ) RA=2Ω,RV=10kΩ,Rx=20Ω; RA=0.2Ω;RV=10kΩ;Rx=200Ω。 电压表分流作用弱 电流表分压作用弱 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的选择可总结为三种方法: ⑴阻值比较法: 若Rx RV,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若Rx RA,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若待测电阻阻值为几百欧以上的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若待测电阻阻值为几欧以下的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 ⑵用临界值计算法:若待测阻值为中等大小,不易定性判断,且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阻值约为多大时,可用此方法: 当 时内、外接法均可. 当 (即Rx为小电阻)时用外接法. 当 (即Rx为大电阻)时用内接法. 大 内 偏 大,小 外 偏 小 ②如果前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应采用外接法. ⑶试触法:不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大约阻值,也不知待测电阻阻值大约是多少时采用此法.电路如图所示.分别将导线a端与b、c点接触: ①如果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应采用内接法。 限流式 分压式 Rx R A B P E Rx R A B P E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接法 电路图 特点 ①Rx的部分电阻与R串联, 另一部分不起作用; ②R上的电压调节范围: RE/(R+Rx)~E。 ①Rx的部分电阻与R并联后,与另一部分串联; ②R上的电压调节范围: 0~E。 适用条件 R与Rx的阻值差不多,且不要求R上的电压能调到零。 ①要求R上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②Rx比R小得多。 S闭合前 滑片P置于B端 滑片P置于A端 1)、限流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