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1章免疫学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作:2版编者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1章 Chapter 1 制作:饶洪洋 第1章 免疫学概述 第1章 Chapter 1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第1章 免疫学概述 学习内容: §1. 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2. 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1章 免疫学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免疫的概念 2.掌握免疫的功能 3.了解免疫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4.了解各期代表人物及贡献 一、免疫的概念 传统免疫的概念:抗感染免疫 是指机体对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抵抗能力,其结果对机体都有利。人们长期以来已习惯用“免除瘟疫”来释义免疫,对免疫学的研究也局限于抗感染的范畴。 现代免疫的概念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维持自身平衡与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概念里面的抗原物质就包括了病原微生物、移植的器官、青霉素等药物以及植物花粉等“非己”物质。 二、免疫的功能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系统来完成的,免疫功能如同一把双刃剑,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正常情况下,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具有保护作用;异常情况下,可以导致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疾病(见表1-1)。 表1-1 免疫的功能及表现 重点提示: 免疫的三大功能对机体均具有双重性,即功能正常时其结果对机体有利,功能异常时其结果对机体有害。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免疫学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公元16-18世纪末) 公元16世纪明朝隆庆年(1567-1573),我国首创“人痘苗”预防天花。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 18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琴纳(jenner) 成功发明了牛痘苗,并于1798年出版专著,为该技术的推广成为现实,琴纳被称为“免疫学之父”。 重点提示: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向全世界宣布,天花已在全球绝迹。这是免疫预防在人类历史上的突出贡献。 1880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成功研制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1883年,俄国动物学家梅契尼科夫认为机体抗感染是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细胞免疫的学说; 1890年,德国学者贝林和日本学者北里发现了白喉抗毒素,并成功用于临床治疗白喉,从而建立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1897年,德国学者欧立希认为机体抗感染是血清中的抗体起主要作用,提出了体液免疫学说,并与细胞免疫学说形成了两大派系,两大学派曾一度争论不休。 1903年,英国学者A.Wright和Douglas发现抗体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人们才认识到机体的免疫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个方面,终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学说统一了起来。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1945年R.Owen发现同卵双生的2只小牛体内可同时存在两种不同血型的红细胞,由此提出了免疫耐受学说。 1958年澳大利亚学者F.Burnet提出一个免疫学的新理论“克隆选择学说”。 目前,开创了许多新的生物学技术用于免疫学研究免疫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已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
显示全部